6月22日,七修經典朗誦班慶祝了其成立兩周年紀念日,通過一場精彩的詩歌朗誦會展示了其學員的成果和成長。學員們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致敬經典,感悟多彩人生。
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里,學員們通過詩歌的力量,搭建起連接時空、情感與夢想的橋梁。
他們用文字和聲音繪制出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讓優美的詩句如同春風一般,撫慰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01誦讀經典“聲”聲入心扉
25個朗誦作品,將近2小時的演出,學員們的熱情溢于言表,通過誦讀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名篇,使得詩意的香氣伴隨著夏日的微風,彌漫在每一位觀眾的心間。
《沁園春.長沙》《月光下的中國》《祖國啊,親愛的祖國》等紅色經典名篇,同修們以激情洋溢的聲音,詮釋了民族精神的堅韌和愛國情懷的濃郁之美。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從《蘭亭集序》的灑脫,到《愛蓮說》的高潔,再到《岳陽樓記》的豁達,以及《蝶戀花·春景》中的溫婉,這些經典詩詞穿越時空的界限,成為我們共同的精神財富。當同修們聲情并茂地朗誦這些篇章時,不僅是對文字的再現,更是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心靈的治愈。
《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柔情、《人間煙火》的真實與《我唱自己的歌》的自由,被同修們朗誦的淋漓盡致,引導我們去感受、去思考、去表達,最終匯聚成對生命的深刻頌歌。這場飽受贊譽的朗誦表演,是七修朗誦班開班兩周年的完美答卷,專業的舞臺演練,注重教、練結合,實用生動的教學技巧能讓每位學員提升學習的有效性,朗誦表演有激情和感染力。
02舞臺背后的汗水與光芒
在璀璨的舞臺燈光下,觀眾們看到的是演員們的從容不迫和精彩絕倫的表演。然而,為了這短暫的演出,幕后的學員們所付出的努力與犧牲卻鮮為人知。看似簡單的一場演出,實則需要無數個日夜的努力與汗水。這場演出幕后,是一個關于堅持、奉獻與成長的故事。
彩排初期,劇本的不熟悉、角色的不適應、場景的轉換……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復打磨。學員們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一字一句地對臺詞,一遍遍地走位,每一次的不完美都成為了他們進步的動力。他們知道只有不斷的重復與練習,才能讓演出更加流暢與自然。
為了抽出時間排練,學員們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平日里的聚會、休閑活動都被擱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夜以繼日的排練。伙伴們利用碎片時間聚到一起排練,這份付出,是對朗誦的熱愛,更是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經歷了成長。有學員在角色扮演中找到了自我,有的在團隊合作中學會了溝通,還有的在不斷的挑戰中鍛煉了意志。這些無形中的收獲,比舞臺上的任何一次掌聲都要珍貴。
03七修朗誦班學的不僅僅是口才
“在七修朗誦班一年的學習,我收獲的不僅是朗誦技巧的提升,更有對生活感悟的豐盈。”
“朗讀、朗誦并不是我們看見這個文字把它念出來,而是我們要真正知道它在說什么,然后把它表達出來。”
“朗誦讓人心懷美好,優雅到老”……
通過學員們的真實反饋,學習朗誦不僅僅是提升口才!
朗誦是一種把無聲轉化成有聲、把靜態轉化為動態的語言藝術形式,通過聲音、語態、神態、情感、肢體動作等將文學作品多元化地呈現出來,是對作品的二度創作和升華,給傾聽者以美的享受。其實,朗誦不僅是訓練語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在理氣方面的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一方面選擇誦讀本身就注重氣息的運用;
另一方面誦讀會引發口腔各部位的運動,根據中醫學說,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潤,柔軟靈敏,語言流利;心神失常,則舌體強硬,語言障礙等。
由于“心開竅于舌”,經常活動舌頭對于促進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此外,誦讀的內容都是正能量、激發人上進,啟迪人智慧的內容,符合孟子所說的“養浩然正氣”。
課程亮點:1、扎實基礎語言規范與標準、正確發聲方法、共鳴控制、吐字歸音(普通話聲母、普通話韻母、普通話聲調、普通話音變)等。2、提升技能
語氣語調運用、神態動作訓練等,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表達技巧。
3、案例分析結合經典詩歌作品,散文、主持語等不同語體的訓練。具體分析講解,讓學員能夠理解和正確運用各種朗誦技巧,把握好各類文學作品的朗誦基調,準確完整地表達作品。 4、結業匯演不定期舉辦綜合演練,給學員展示自我的舞臺,適合自己的詩歌作品,全程攝像留念。
七修朗誦班
做您的同行者
用詩歌歌頌美好
用文字寄托對未來的期盼
讓夢想與現實交織
遇見詩和遠方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