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朱北仲教授暢談“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絲綢之路申遺文化采風活動匯報會與會人員
絲路申遺采風活動匯報會9月12日舉行,專家、學者、企業家熱議——
絲綢之路,洛陽是起點 絲綢之路經濟帶,洛陽將是橋頭堡
據了解,規劃總投資4.3億元的洛陽絲綢之路產業園已立項
閱讀提示 | 2013年9月12日,洛陽大酒店牡丹廳,2013絲綢之路申遺大型文化采風活動組委會舉行匯報會,對此次重走絲路文化采風活動進行全方位回顧。絲路申遺采風團全體成員、專家學者、經濟界代表、新聞媒體記者等50多人參加了匯報會。
會上,洛陽文史界、經濟界及商界各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就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的“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進行了充分座談,縱論作為絲綢之路東方起點的洛陽如何立足現實,搶抓機遇,以絲綢之路為載體,將洛陽經貿做大做強,為發展洛陽絲路經濟建言獻策。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報記者9月12日獲悉,洛陽以絲路文化為開發建設主線的產業園項目已獲立項,洛陽絲路經濟顯露端倪。
采風團成員再相聚,暢談絲路旅程
一曲絲路悠悠再次響起。伴隨著熟悉的旋律,9月12日下午3點,采風團成員陸續走進洛陽大酒店三樓牡丹廳。主席臺上,大屏幕正播放著采風團成員西行路上的精彩片段。采風團成員則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回憶不久前采風路上的難忘時光。
采風團文化使者、洛陽千品國色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孟令杰看到采風團無線通訊保障總指揮、洛陽市紅十字會無線通訊救援大隊大隊長張超偉時,張開雙臂擁上去說:“看到你,我就想起了高速路上的爆胎事件,那股子沉穩,不是一般司機能做到的。”
正說著,采風團首席專家、洛陽知名史學家徐金星走進會場,采風團成員紛紛起身,將徐金星包圍起來。張超偉笑著說,“看著徐老師,我就想起了翻越天山,尤其是由北疆向南疆翻越時,勝利達坂海拔4280米,近八旬高齡的徐老師不畏高原反應,勇猛翻越多不容易啊。”同是采風團成員的洛陽知名網友“@洛陽云彩”接過話茬道:“烏魯木齊5.1級地震,徐老師那么淡定,這才是‘大將風范’。”“除了烏魯木齊5.1級地震,咱們在庫爾勒還碰上了一次4.5級……”采風團一號車司機李曉庚對大家說。
采風活動為洛陽絲路申遺做好了鋪墊
會上,此次采風團領隊寧健回顧了一路上的行程。8月12日,采風團從洛陽出發,一路西行,對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22個絲路申遺點進行了實地采風,向沿線城市贈閱了由洛陽絲綢之路與大運河研究會編印的《河洛風——絲路起點看洛陽》圖書,并在西安、天水、永靖、吉木薩爾、輪臺、庫車等地,與當地專家進行了交流,學習了當地對遺址保護、環境治理和對申遺驗收工作的先進經驗,并對洛陽與沿線城市在經濟、文化、旅游領域的交流合作展開了交流與溝通。
與會人員對采風團積極宣傳洛陽形象、促進河洛文化傳播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歸寶辰認為,采風團一路西行,經歷了不少困難。洛陽正在打造國際文化名城,這次采風活動對于宣傳河洛文化、樹立洛陽良好形象有著重要意義。
歸寶辰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考評專家即將來到洛陽,對絲路申遺點進行現場驗收,而“這次采風活動為洛陽絲路申遺做了很好地鋪墊。”
和歸寶辰持同樣看法的還有大河報社洛陽中心常務副總編輯馬濤。他認為,采風團歷經千辛萬苦,跨越4省(自治區)20多個城市,對沿途22個絲路申遺點進行采風和考察。所到之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熱情歡迎,用實際行動促進了洛陽在文化、史學、經貿等領域與當地的溝通和交流。此次活動,大河報刊發了近60篇采風報道,在洛陽及沿途20多個城市取得了廣泛的、良好的社會影響。馬濤表示,大河報以關注洛陽,宣傳河洛為己任,希望能與洛陽各界人士多多合作,共同為促進洛陽各項事業的發展加油助威。
洛陽要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橋頭堡作用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時,提出各國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這一概念的提出,為“絲路”沿線各國各地區提供了一次經濟發展的良好契機。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如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謀求更多的發展機遇?在9月12日的匯報會上,各位專家各抒己見,暢言自己的想法。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計劃,有著宏偉廣闊的前景。洛陽,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建過程中大有可為。”采風團首席專家、絲綢之路與大運河研究會會長徐金星慷慨激昂地進行了開場白。
河南科技大學經濟學院朱北仲教授從增加洛陽機械工業出口機會,促進洛陽蠶綢產業振興以及打造“洛陽絲綢經濟文化產業帶”概念三個角度出發,闡述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給洛陽帶來的發展機遇。針對機械工業出口,他在發言中說各企業應當抓住這次機會,制定自己的國際營銷計劃,在產品、價格、銷售渠道、促銷方式、公共關系等方面進行具體化落實。而洛陽市政府也應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制定工業產品西進戰略。在談到洛陽蠶綢產業時朱北仲說,洛陽具有發展蠶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應當利用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良好機遇,實現蠶綢業在洛陽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鼓勵大型企業參與,加大行業相關研發能力的提升。政府應當撥出專項經費,鼓勵、扶持蠶綢業在洛陽的發展。
談及打造“洛陽絲綢經濟文化產業帶”的構想,朱北仲認為,這一產業帶的建設應當突出“洛陽絲綢”的品牌效應,以“在洛陽北部黃河沿岸建設蠶綢生產基地”和“以伊川、洛寧、孟津為主形成蠶綢經濟文化產業博覽園”為藍圖,實現洛陽蠶綢業的振興,讓“洛陽絲綢”這張名片叫響全國。
朱北仲的發言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共鳴,大家對洛陽如何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抒己見。一時間,會場氣氛達到高潮。
“洛陽,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應發揮‘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橋頭堡作用。”在認真聆聽了各位與會學者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發言后,中共洛陽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歸寶辰說。
絲綢之路產業園已立項
“產業園將涵蓋文化、信息、科技三大產業,注重于服務業、科技研發機構平臺和文化創意的集聚……”昨天下午的匯報會上,記者獲知,規劃總投資4.3億元的洛陽絲綢之路產業園項目已獲得立項,動工在即。據相關人士介紹,該產業園是洛陽市重點城市改造項目——瀍河區絲路起點文化遺址項目的一部分,坐落于洛陽“東大門”瀍河區。
“園區選址位于一家食品廠的舊廠區,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成后可為創意設計、動漫游戲、影視制作等30多個小微企業提供辦公場所。”該負責人透露。這個項目以絲綢之路商旅文化為開發建設主線,依托厚重的絲路文化資源和與眾不同的區位優勢,可以極大拓展項目承載力與核心競爭力,將成為洛陽經濟大發展的新增長極。
據了解,盡管該產業園剛剛通過立項,但目前已有韓國中央大學3D教育合作項目、河南逐鹿網絡科技等10多家企業表達了入駐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