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是漢字藝術的一大主體,
它是中國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之一,
更是中國人文歷史中的一部分文化遺產,
也是東方藝術靈魂的一種體現。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書法家,
讓大家在筆墨的世界里感受藝術的魅力。
劉遠洋,漢族
1960年出生湖北荊州,
現居住在北京。
現為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全國規范漢字專業委員會會員,
清華大學藝畝方塘書畫藝術館特聘書法家。
劉遠洋自幼酷愛書法,
臨摹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名家碑帖。
小學三年級起就經常被老師叫到辦公室,
用毛筆抄寫批林批孔專欄的文章,
一直到初中和高中,
他都是學校各類專欄、墻報的寫手,
特別是高中期間,
犧牲了大量的功課學習時間,
無償地為全校學生刻寫油印復習資料。
高中畢業后,
擔任了近十年的小學教師,
期間從未放棄對各類碑帖的臨習,
書法作品也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1995年進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荊南書畫學院,
系統學習了唐楷、北魏等,
受歐陽中石、牛光普、張樹棠等老師的教育,
書法的技藝大有進步,
作品多次在全國各地的報刊雜志上刊登。
劉遠洋一直追求古典典范,
作品用筆理性,氣息舒緩,
有著流暢、疏朗的風姿。
在他看來,作為一位書家,
只有真正、全面地掌握了純熟的技法,
才能在藝術創造中具有表現力、自由度。
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要做到
“起筆欲斗峻,住筆要峭拔,行筆要充實。”
以此體現出筆畫清晰、氣勢雄偉、
行氣連綿、節奏豐富、體態活潑。
劉遠洋的書法作品便是如此,
其張力溢出紙外,
無論是從布白對比、
還是輕重大小、疏密參差,
都可以看出他在創作中的自由度和表現力。
元代書法家趙孟俯曾說:
“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
結字因時相沿,用筆千古不易”。
劉遠洋的書法,
除了用筆理性流暢,
在結構上也更具靈活性和可塑性,
字里行間互相映帶,脈絡貫通的氣勢,
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讓欣賞者感受到他傳遞出的“筆墨情趣”。
書法藝術就在于運用一枝筆,
創作出具有審美價值的圖畫,
把符號性的文字,
變為充滿生命底蘊的藝術形象。
而書法家就是把情感和精神,
通過筆和紙傳遞出來。
我們有理由相信,
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上,
劉遠洋必將走得更遠并留下更堅實的足跡。
滿藝網始終覺得,
想要把握書法時代的脈搏,
除了這些優秀書法家的傳承和創新之外,
還需要更多的人加入進來,
發現藝術的魅力,
釋放書法精神。
驚喜來啦!
劉老師的作品已經入駐滿藝網了,
大家趕快去圍觀啦。
責任編輯:王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