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市場不暢通使得一些國粹藝術品技藝不斷萎縮甚至慢慢被人遺忘,中國畫也在其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藝術品,從信息展示到銷售渠道,似乎給了藝術品市場一些新的生機和方向,這樣一直堅守中國畫創作的翟杰輝看到了新的希望,將自己的中國畫作品與互聯網聯系起來,引領中國畫互聯網+新模式,是翟杰輝做的新的探索。
說到翟杰輝,只要關注中國畫的人應該都對他不陌生,1985年生于河北,職業畫家,師從中央美術學院蔣釆蘋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中國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畫家。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并獲獎,作品被國內及東南亞各國藝術機構與個人藏家收藏。作品《憧憬》入選全國第二屆現代工筆畫大展,獲銅獎,收錄《精致立場:全國第二屆現代工筆畫大展作品集》;作品《老調》入選全國第四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作品《音樂之回憶》入選“重溫經典”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收錄《重溫經典: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集》;作品《快樂童年》入選全國第八屆民族百花獎中國畫展,收錄《第八屆民族百花獎全國中國畫作品集》;作品《天魚行空》入選“美麗中國”全國第十八屆重彩畫。
翟杰輝自幼喜愛繪畫,17歲正式開始學畫,曾經臨摹古畫千余張,上追魏晉, 下迨明清,遍學諸家,為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進修于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開始了現代繪畫題材的創作,作品陸續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展覽并獲獎,2014年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蔣釆蘋重彩畫工作室,師從蔣釆蘋先生,受蔣采蘋先生感染,開始熱衷于工筆重彩畫研究,并以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對色彩的感知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賦予作品新的時代思想,用重彩的華麗與厚重表達內心對生活的領悟和熱愛,作為中國重彩畫傳承的新鮮血液,積極繼承與發展重彩畫藝術,為使重彩畫重現漢唐盛世之輝煌貢獻一份力量。
工筆畫又稱“細筆畫”,以精謹細膩為特點,翟杰輝的中國畫作工筆畫的特點明顯,色彩豐富細膩,筆觸精準,巧密而精細,人物和花卉為主,人物神態逼真,呼之欲出,花卉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在不斷深研中國畫技藝,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精益求精的同時,翟杰輝心里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并喜歡自己的畫作,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賞中國畫的技藝,讓這個傳承多年的藝術瑰寶不至于被遺忘,這也是他探索中國畫借助互聯網更好的發展的初衷,他希望有更多熱愛中國畫的有志之士能和他一起來做這份努力。
責任編輯:王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