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無止境,書途遙遠,人書俱老’’短短的十二個字是沈鵬老師給予趙光品先生書法的激勵,同時也是趙老師在以后的書法生涯中不遺余力地去追尋探索藝術真諦的世界。
趙老師的書法,“初于端莊雋秀,一路用功,得其方圓兼備之法,盡現舒展瀟灑之意,注重筆畫之輕重、緩急、圓方、動靜、剛柔,形成古著樸茂、典雅靈動之美”。
趙光品簡介:
趙光品,1942年生,四川省樂山市人,退休教師。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先后臨習楷、隸、行、草書,2002年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研修班學習結業。草書作品在全國展賽中獲一、二、三、等獎多次,在《巴蜀詩鈔》等刊發表。2013年前后應邀與沈鵬、歐陽中石先生分別合出書法集,沈老對其作品作了重要點評。現受聘為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國際名家書畫院副院長及客座教授、中國國際藝術家協會顧問、四川省老年詩詞創作研究會常務理事、蜀水書畫院副院長、眉山東坡詩社副社長、樂山漢嘉書畫院副院長等十余個團體。
沈鵬先生評語:結識趙光品先生,始于結識其書法藝術。
蘇東坡有云:“書法備于正書, 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草書,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光品之書法,初于端莊雋秀,一路用功,得其方圓兼備之法,盡現舒展瀟灑之意,注重筆畫之輕重、緩急、圓方、動靜、剛柔,形成古著樸茂、典雅靈動之美。厚重處蘊育者靜而博大之勢,無雕飾而露純樸,去嫵媚而顯剛正。如晨聞嘹亮的號角,戰鼓連天,壯士臨陣,披盔戴甲,慨當以慷,充滿陽剛之氣,讓人振奮;又宛如山中曲折而下的溪澗,泉水叮咚,清脆悅耳,給人以遐想;又恰似荷塘月下聆聽遠處飄渺的歌聲,使人陶醉。
“藝無止境,人無止學’’2016年12月7日趙 光品的書法作品亮相大美藝術歲末迎新廈門展,作品由為突出,現場贈送張雄美術館精心繪制的兩幅藝術作品。“藝術之魂”,在于傳承與影響,此次捐贈之舉,對于藝術家本人和張雄畫院美術館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2017年兩會期間趙光品的書法被選入翰墨迎兩會特刊《收藏與投資》,其作品被編輯部總體特約,彰顯名人報道專題事宜。展現了藝術的獨有魅力,同時為兩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數言數語,難以言境趙光品對于藝術的追求,一次次的國家工作走向都得到了趙老師的得力支持,2017洛陽牡丹花卉節特約趙老師,讓我們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王星
[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圖片轉載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所屬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和價值判斷,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隨時聯系我們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刪除處理。謝謝!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聯系電話:15538520101),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謝謝您的配合和給予我們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