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無光,千年磨礪,溫潤有方。”千年磨礪成一玉,足見雕刻藝術的博大精深。玉石素有溫潤通靈之說,一塊璞石只有在技藝精湛的雕刻大師的手中才能盡顯其玉之光華。
雕刻藝術講究凝神靜氣,每一件作品都凝注了雕刻師的‘精氣神’,所謂“精心、氣韻、傳神”是對劉一先生作品的精準詮釋。
從事玉石雕刻35年,劉一先生始終秉持獨特多元的藝術視角,發覺每一塊原料的獨特和氣韻。
看著劉一先生的作品總不禁想到匠心獨運、灼灼其華。一塊塊黯淡無光的璞石在他的刻刀之下展現出最別具一格的風采。
劉一先生憑借對玉石巧雕的熱愛,創作出各式各樣的獨具風格的藝術作品,并獲得國內外各類巧雕業大獎,廣受業界好評。
作為北京興起南紅最早的開發者和上古戰國紅的策劃人,劉一先生對戰國紅以及南紅的雕刻藝術有著很高的造詣,其手下的作品堪稱巧雕藝術界的標桿。每一個作品,都融文化、石韻、玉潤和藝術于一體,宛若注入生命,在傾訴獨屬于它的故事。
劉一先生說對社會的洞察,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向往,對人精神魅力和個性美的透析,都會成為激起藝術家產生靈感的因子,也是雕刻藝術‘浮想聯翩’的開始。
雕刻是最不容有絲毫馬虎的一件事,每一處刀鋒都可能決定作品的走向。想來這也是大多身懷絕技的雕刻藝術者訥于言敏于行的原因吧!跟劉一先生交談,總會不自覺也沉浸到玉石雕刻的藝術世界里,從原材鑒別、雕刻技法、作品靈感到作品鑒賞,每一處細微的不同都能品鑒出專業角度的差別。
業精于專,傳承于神,這也是對劉一先生對于玉石巧雕藝術人生的精準概括。
責任編輯:一一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