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家 李博
圖片資料
有一種天空,是可以讓人感動而震懾的。見到李博的《風情牧曲》系列,第一時間便是被他色彩夢幻、空曠遼遠,氣勢磅礴的天空所吸引,尤其是把人物置入在那種空闊和深具蒼茫感的高原天空之下,通過物像的引申把畫面提升到更深層次的人文關懷上,個體命運在現實處境中的渺小感和脆弱性在畫者的筆下顯露無遺。李博不善言辭,卻于繪畫用心極深,在他樸素而純粹的生活表象之下,蘊藏著極為澎湃、縝密而感性的思考,那是一種會發光的力量,讓你無法忽視的燦爛。
“風情牧曲”:童年的記憶與色彩
心理學研究認為:“童年之所以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發展階段,這不僅僅是因為人的知識積累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來自童年,而且更因童年體驗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一個不可逾越的中介。”李博從小在青海出生和成長,和高原的風一起奔馳一起高飛,在那片浩翰無垠的湛藍天空下,李博的童年記憶充滿著溫暖的色彩和純粹的風情。他對繪畫的熱愛幾乎不用任何的理由,因為裝載著天空和色彩的高原大地有他需要的一切顏色。
風情牧曲
或者是知識分子間的惺惺相惜,畢業于交大管理系的父親身邊總有很多知名畫家聚集,耳濡目染間,童年時期的李博,便已深受其藝術氛圍的熏陶和影響,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李博7歲時,便正式叩頭拜師學畫畫。 “我第一個正式磕頭拜的老師是韋振江,現在也70多歲了。我經常跟著老師們出去寫生畫畫,幫他們擠顏色。韋老師畫的天空、牦牛、云彩,碰撞感非常強烈,我畫天空就是傳承他的,這些天空都是兒時的記憶。”
“我很想做一個純粹的自己。” “純粹”一詞反復被李博提到。在純粹的年代熱愛上純粹的繪畫,李博內心的那份可以滲透顏色的透明感亦不摻雜任何繁復。“小學畢業后離開青海回到山東,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拿起筆畫畫。高一開始參加藝考美術班,開始真正進入系統學習。那個時候條件很艱苦,但藝術也很純粹的。大家聽著搖滾喝著啤酒畫畫,氛圍很濃厚。”
韋振江是李博生命中一個重要人物,可謂是一直貫穿著他成長中的點滴。在李博的內心,韋老師既為嚴師更是慈父,在寓教于嚴的恩師這里,李博更堅定了要畫畫的想法。“高二時家里發生了大變故,父親不在了。這件事給我一個很大的震撼,就去找韋老師要學畫畫,他把我當成兒子一樣帶走了。但在畫畫上對我很嚴厲,每次我畫的時候,如果不能令他滿意,他經常會用一口很濃重的陜西話教育我。”
天空之于李博,是他靈魂深處的顏色慢慢給予的光亮,也是童年光景所帶來的生命體悟。李博的“風情牧曲”系列,自然、壯美、淳樸、空曠遙遠,天空下重疊的色彩在彼此之上流動,明晃晃的金色和夢幻的藍色系列交互反射,把觀者的目光引入畫面的焦點中,就好象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有著流動的色彩和撲面而至的云彩。牧羊的藏民在高高的澄天之下,有力地反襯著自然的博大和物像的渺小,心中突然覺得有某種東西顫動,不可感知,也無語言說。那一幅幅帶著強烈童年記憶和色彩的畫作,是每個人心中一個沉睡而靜止的童年畫面。
“高架橋”:城市的素描
李博大學畢業后在上海工作了兩年,地處上海這座繁華鬧市,讓人產生著寂寥與陌生感。人際間的繁復和城市人的呆滯、一成不變,讓李博感覺到城市所滲透出的復雜情緒體驗,也讓他有了收集城市素材和創作的想法。“在城市里,人與人之間都是快速交流和快速遺忘。所以我產生了創作的一種想法,如何來表現這種想法呢,就通過高架橋,通過人與人之間這種呆滯的東西。”
高架橋
“高架橋”是現在都市的標志,一條又一條交錯的高架橋象一些硬杠杠,堅決而生硬地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隔離開來,走向更深層的“陌生”與“寂寞”,李博把這些感受逐一畫入了他的“城市語言”系列。“我們現在的社會文化最直接的是浮躁,人與人之間浮躁,怎么樣把這些浮躁的東西去告訴別人,成為你的語言。這個就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過程。做城市系列的時候我就是想把這些浮躁陌生的東西表現出來”
從考央美的失利,到寓居北京畫畫有近三年的時間,再輾轉到家鄉山東的藝術學院讀大學,李博對于繪畫的認知一直很清晰。中間雖然因為生活的實際處境問題,讓他暫時擱置過畫筆,但在07年,思考再三的李博還是重拾畫筆,努力作著考國美的準備。那個純粹的藝術夢,始終在心底沉淀著,等待著時機。
杭州是一個溫室,國美矗立于西子湖畔,曾讓多少少男少女為這座高等藝術殿堂心馳神往。歷經過北京、上海等快速消然的城市品味后,李博在這個溫室里找到自己的生發土壤。“杭州的環境雖然比較溫和,但卻能把感情培養起來,這就是我當初選擇留在杭州的原因。北京的變化太快也太強,先拋棄舊觀念,又從當代轉向行為,從行為又轉到超表現,很多藝術家都沉靜不下來,很多人都放棄了自己的初衷,開始隨著潮流追求時代性。”藝術的初衷并不是逐利,而讓逐利成為一種被驅趕式的不自覺意識時,藝術便已失去了最具有核心價值的部分。所幸,李博對這一點的認識極為清晰,他堅持的一直是自己內心最純粹的藝術。
與李博的交流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于藝術的堅持探索和深刻思考。這是個感性而生性內向的大男孩,內心卻詩意巍然。他熱愛那片記憶中的高原藍天,熱愛那片天地之下的純凈的天穹,又于最繁華深處的都市中體悟著心靈中最初的純粹,于回歸,于進取,于在場,李博一直愿意充當著這種且歌且吟的行者方式,以空曠遼遠之心抒寫自己的油畫藝術。
李博藝術簡歷
李博( Bolt Lee),1978年生,當代青年油畫家,現定居杭州。自幼師從中國美協油畫家韋振江先生,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專業,師從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朱衛東老師。
部分參展情況
2008年《城市語言》系列個展泰山畫院。
2008年《城市語言》入選全國中青年藝術家展《上海.明園藝術中心》
2009年《城市語言》系列參加上海春季藝術沙龍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0年 《城市記憶》系列群展上海.莫干山.千悅畫廊。
2010年《城市記憶》系列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3年 《城市記憶》系列個展泰山畫院。
2014年 《風情牧曲》系列個展杭州海創園。
2014年 “零距離-解凍”當代青年油畫家邀請展杭州海創園。
2014年 《成長的故事》系列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4年 簽約臺灣文化藝術基金,個人系列作品多幅被藏家收藏。
2015年 《成長的故事》系列作品個展杭州海創園。
2016年 《風情牧曲》系列作品,蘇州創博會。
2016年 “迎面與撞見”青年藝術家群展,杭州江虹美術館。
作品欣賞
風情牧曲系列
城市記憶系列
抽像及其它系列
戀上玫瑰(40x30)
老人與狗
責任編輯:詩詩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