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強堅持手拉坯創作作品
作為鈞瓷藝術的重要新生力量,藝術家李勝強在堅持傳統的道路上逐漸尋找到自己的鈞瓷藝術語言,以“羽毛釉”和《日月同輝》《西域佛音》等創新造型、釉色享譽業界。在他看來,當代鈞瓷藝人的使命與責任不僅僅限于繼承,還要樹立正確的鈞瓷發展思路,弘揚鈞瓷文化,留給后人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作品。
霓裳羽裁作鈞釉
已是深秋時分,循小徑直走,步入神垕古鎮李勝強所工作的窯口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偌大的院子里修竹挺拔秀逸,秋菊競相開放,如此靜美的畫面卻被一棵姿態特別的古樹上停留著的幾只喜鵲打破了,嘰嘰喳喳,熱鬧不已。此刻,李勝強正在三樓的書房,翻閱幾本鈞瓷理論書籍。
一位中等身材、有著俊秀臉龐的青年人朝我們信步走來,他講話時眉眼會不由自主的上揚,眼神堅定而自信,談起鈞瓷,好像有說不完的話,這就是李勝強——鈞瓷神奇釉色“羽毛釉”的發現者,對鈞瓷由衷熱愛、懷有敬畏之心、善于思考和具有創新精神的鈞瓷藝人。
《綻放》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和北方窯系的代表,鈞瓷承載了太多榮光,賦予了太多寄托,自古就有“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除此之外,它還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載譽古今,名揚海外。尤其是那神秘莫測的釉色,更是令人拍案稱奇。“紅為貴,紫為最,天青月白賽翡翠”,其外,“蚯蚓走泥紋”、“龜背紋“等,也為鈞瓷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而無數鈞瓷后來的佼佼者與新生力量在智慧與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完善著鈞瓷這門藝術。李勝強與他的“羽毛釉”就是其中一個傳奇。
剛步入不惑之年的李勝強接觸鈞瓷已近二十年,自司法系統“半路出家”轉至鈞瓷傳承的道路上。學藝之初,李勝強就得到了非常系統而純正的鈞瓷藝術學習,他深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志影響,重視傳統技藝,認真鉆研,勤學苦練拉坯技藝、細心對待鈞瓷創作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有所小成。善于思考鉆研的李勝強不放過一切與鈞瓷有關的機會,而他那令人稱奇的“羽毛釉”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誕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某次燒制之前,突然下起了暴雨,屋頂滲下的雨水打濕了正要入窯的坯體,造成表面釉子脫落,坑坑洼洼。“按理說,這一批已經是不能燒了。但當時有種強烈的沖動把它燒出來。”李勝強回憶說。他嘗試進行補釉,在多次實驗以后,出窯的時候,那些被雨水打濕的釉子形成了雨點形狀的淡色斑斕,均勻的在器體上鋪開,好似一片片飄落的羽毛,非常漂亮。這種偶然天成的釉色后來被命名為“羽毛釉”,經過長時間的試驗摸索,李勝強總結出了“羽毛釉”的燒制規律,使其成熟,深受業界好評。
守傳統而立新
回溯鈞瓷的發展歷程,“一千多年過去了,鈞瓷藝術語言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在繼承老祖宗留下的珍貴經驗之外,具有創新、開拓精神。“李勝強說。2008年是李勝強鈞瓷藝術道路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之后,不少個人作品相繼問世。而細數《日月同輝》《皇冠》《玉暖冰河》《西域佛音》這些伴隨李勝強藝術歷程而誕生的一件件鈞瓷作品,無不是作者堅守傳統、創新開拓的藝術結晶。
《日月同輝》
《日月同輝》之于李勝強,意義非凡,堪稱其藝術歷程中首件鈞瓷藝術語言的代表作。細察這件作品,器形是傳統的盤,手拉坯制成,盤的中心分施兩種釉色,最中心的熾熱的紅色代表“日”,其龜背紋更是添了幾分神韻,與外圍的月白色的“月”交相輝映。盤子的邊緣處全部采用均勻而有律動感的跳刀紋,寓意光芒四射。整件作品匠心獨運,構思奇特,而技法精湛。
談到《日月同輝》的創作時,李勝強回憶說:“盤是鈞瓷最常見的器形,如何在這個器形基礎上進行創新,又要如何表現自己的藝術語言和思想境界?我選擇了跳刀紋裝飾這一技法,還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嘗試在一件器物上使用兩種釉色,這在當時是很罕見的。最終選擇了這兩種對比十分強烈的釉色,即今天大家看見的釉色,它們代表了粗獷與細膩、熱烈與冷靜。”
《玉暖冰河》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實際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深入其中去認真觀察,細心揣摩,總能尋到創作的靈感與素材,演變為自己的藝術語言。”李勝強總結說。
可以說,鈞瓷藝術家李勝強堅持傳統手拉坯技藝制作作品,創作過程中潛心研究傳統手拉坯技藝及鈞瓷新釉種的開發,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同時,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從表現形式上積極求新創意,彰現簡潔、自然之美。依托傳統鈞瓷釉種反復試驗,研發出“翡翠紅”“雪舞銀龍”釉種,打破傳統釉種,為鈞瓷藝術收藏增添新的內容。
對文化藝術的使命感和敬畏心
在李勝強看來,最引以為榮的既不是賴以為生的鈞瓷技術,也不是倚之成名的創新技巧,而是對鈞瓷的敬畏之心。千百年來,無數能工巧匠在神垕這片土地上,為了鈞瓷的繁榮發展而嘔心瀝血。作為新世紀陶瓷藝術的傳承者,最重要的就是要繼承他們對鈞瓷的這份感情。
《西域佛音》
《攀登》
《天地缽》
李勝強藝術簡介:
李勝強,1974年5月出生于鈞瓷發源地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1994年進入禹州市楊志鈞瓷藝術創作室工作,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志為師,學習傳統鈞瓷制作技藝;2006年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08年被評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2011年參加清華大學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國家級培訓項目─“陶瓷藝術高級培訓班”結業;2011年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5年被評為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責任編輯:一一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