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李厚萱先生一幅早期大寫意《寒夜苦讀》,畫的是一盞燃著的油燈、一卷書,筆墨紙硯,幾顆紅辣椒,題畫詩是這么寫的:自小本無勤奮心,家境貧寒如斯情,垂髻方知相無種,厚積薄發大道行。觀畫者立即被帶入一個破落大戶之后的農家男孩寒夜苦讀,發奮圖強的場景。
作為一名精修傳統藝術的齊派大家,李厚萱先生一直保持著相當嚴謹的治學精神。所以每每欣賞李厚萱先生的詩、書、畫、印作品,從中你都能夠看到他對齊派風格的高度傳承和深刻領悟,而即便是在當今藝術界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如此全面而博學的藝術功底與造詣。當今藝壇,往往都是善書者未必善于畫,善畫者又未必善于印,善印者又未必善于畫,善書畫印者又未必善于詩。然而,今日的李厚萱先生卻是能匯合詩書畫印四位一體的造詣集于大成,鑄就了令人矚目的藝術豐碑,更達到了令人敬服的藝術高度,非凡實力,一目了然!
深師齊派繼絕學,傾注心血樹勛猷。若白石老人、李立先生今日得見李厚萱先生取得的藝術成就,其心定當歡欣鼓舞,深感欣慰矣!
欣賞李厚萱先生所題寫的貴州步道醬酒品牌“步道”二字魏碑體,能夠清晰體會到李厚萱先生的書法是有著相當深厚的碑帖功底的,可以說其自5歲蒙幼開始投身藝術領域以來,他便長期沉浸于諸家碑帖,取其神,氣唯佳,并一同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取法經驗和文化底蘊。李厚萱先生的書法既修于篆體,也作于行草,又用功于魏碑漢隸,是謂秦漢時韻、魏晉風骨兼得矣!就以他的一幅《謁拿破侖像》行草作品來看,書中自是能蒙養一股浩然正氣,筆力遒勁似利劍出鞘鋒芒寒,撇捺痛快又似崩浪奔雷,用意觀之,實乃取二王之根基,魏碑之筋骨,而又不失張旭、懷素之遺韻也!集眾家精髓,書虎臥鳳闕,不取媚好俗風,但求心手相應,于聯絡處見章法,更于灑落處見意境,大家書品,名不虛傳!
在寫意畫方面,李厚萱先生也是誠無愧于白石精神!花鳥草蟲信手拈來,作品均以傳統文人畫題材為主,山水、花鳥可謂無一不是有抒發于自家性情!尤其山水,更是能久覽自然,感悟丘壑之妙諦,從而將其賦韻于胸中,直繪心中意境!山川秀色,天朗氣清,僧俗信步,高士雅會,有繪茂林泉石之蒼翠,也見云水飄蕩之曠逸,巍峨中見險峻,雄闊中富靈奇。可以說,李厚萱先生是真正達到了情與景會,意與神游的造境高度!寫意筆線豐富多變,墨色自然免于絢爛,每一筆的著意都是能構現生機勃發,每一處的造境也都是令人馳目騁懷!合天地造化,寄真情妙理,雅俗共賞,詩意正濃!
李厚萱先生的篆刻作品聞達四方,他的篆刻代表作《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孝》、《社會主義公民核心價值觀》等系列創作,刀筆下沉,穩健痛快,不事琢磨,天真爛漫,大氣磅礴,渾然天成的美感,攝人心魄,引人入勝,具有超強的美學弘揚價值。把他的作品與其師承淵源進行對照觀察,可以發現齊白石大師的篆刻作品在形制與神韻的傳承脈絡,進而揭示李厚萱先生篆刻藝術的當代美學意義與文化歷史定位。盡管李厚萱深受齊白石藝術風格的影響,但在繼承中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審美追求,才氣淋漓,清新爽麗,高級大氣,為國際當代篆刻藝術的發展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魅力滿滿的詩書畫印四位一體的齊派精神讓人無比仰慕,欽羨。李厚萱先生對藝術的求索精神,已經不是業內常人所能媲美,僅憑詩、書、畫、印全面發展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李厚萱先生的天資之高、用功之深!并且,盡管從藝已有數十載,但他卻始終都是不急不躁,淡泊名利,置身世外,一邊能甘于寂寞求索問道,一邊又能涵養情懷立于節操,秒轉于經營事業與藝術創作之間,或許對于李厚萱先生來說,鏡心于齊派藝術傳承,一切的追名逐利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浮云,唯有心無旁騖,淡定從容地游于藝,追求自怡之樂,方才是真正的問道歸途和心靈皈依!此誠如元倪瓚所言,是謂仆之所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史峰(當代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
2024年7月29日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