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客家路,從11月6日由洛陽出發,到19日返回洛陽,作為匆匆過客,采風團自駕行程近6000公里,在14天時間里,探訪贛、閩、粵三地客家文化的溯源,感悟客家人的故事,遠遠不夠。只能說這段行程僅僅是我們重走客家路的第一個階段,在這一路走來的行程中,連續9年拍攝的牡丹笑臉,也伴隨著重走客家路,讓客家人感受到國色天香牡丹花的親切。之后我們將利用更多時間,繼續重走,繼續用影像去記錄更多的客家文化故事。
這里是贛縣
何為客家?客從何來?客家人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遷徙史,一句“亻厓系客家人”道出了這個族群1000多年漂泊與奔波的艱辛與自豪,也譜寫出了一部波瀾壯闊的“遷徙歷史”。
這里是全南
在江西的贛州、贛縣、龍南、全南……這里是客家早期的聚居地,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他們在遷徙地白手起家,幾經輾轉,飽受磨難。艱苦創業,繁衍后代,被譽為“客家搖籃”。
這里是梅州
這里是興寧
這是興寧的杯花舞
這里是蕉嶺
在廣東的梅州、五華、興寧、平遠、蕉嶺……在一千多年的歲月長河里,客家先民背井離鄉,在遷徙中成長起來的客家人,有著極強的適應性,他們依靠自立自強的精神、開拓進取的態度,在異地他鄉扎根壯大,真可謂是客行天下,四海為家。
這里是平遠
這里是大埔
在福建龍巖初溪、在泉州的洛陽橋、惠安小岞、崇武古城……四海皆為客,哪里都是家。遷徙所到之處是“他鄉”亦是“故鄉”,而從中創造出來的移民精神又激勵著一代代客家人走向更遠的地方,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民俗之美、語言之美、建筑之美、美食之美……
家風家訓、名人故事、非遺傳承、山歌童謠……
一方水土一方人,風情之中見文化。
這里是永定
這里是惠安
他們的歷史早已融入了腳下這片土地,歷經千年磨礪,客家民系逐步形成了厚重的歷史文化。他們在與時代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激勵著一代代客家人,走向更遠的地方,開拓更廣大的天地。
樹有本,水有源。天下客家,根在河洛。
每一座土樓、每一道堰壩、每一處茶園……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在無聲地訴說著客家成長的艱辛與故土的千絲萬縷。
重走客家路,追循生生不息的薪火印記,感受客家文化與根在河洛的源浚流遠,感受懷國愛鄉之間的血脈相連。
枝繁異域尋根脈,月盼歸鴻洛水邊。天下客家,歸來洛陽。
這里是洛陽,歡迎回家
重走客家路,14天的行程雖然結束,卻是一個充滿期待的開始?!奥尻栕x書音”仍在耳邊,我們還會繼續前行,一直向前,追隨客家先民的足跡,去尋找千年的印記,繼續前行。(高均海聶麗周天杰牛林林徐淑麗文/圖/視頻)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