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江山與姓俱”,這個姓就是“程”。在梅州,聽到最多的就是客家先賢、客屬名相程旼的故事。11月14日,重走客家路的第9天,在平遠攝影家協會主席林莊的陪同下,采風團迫不及待趕到了平遠程旼故居。
程公祠前700多年的老榕樹枝繁葉盛,當地群眾每年六月初六自發在此舉行紀念程旼的祭祀活動。
梅州曾稱“程鄉”,顯然,平遠不僅在行政區劃出自“程鄉”源頭,而且是客家精神的發源地。
拜謁客家先賢程旼
程旼祖籍朱陽郡邑陽縣(今河南省靈寶市),祖上為春秋戰國時晉國義士程嬰。一說司州弘農縣人,為避“五胡亂華”、“永嘉之亂”,他像屈原那樣“舉世混濁我獨清”“不隨俗沉浮”,毅然率領全家及部分族人,輾轉多地定居到梅州市平遠縣壩頭鄉。
程旼紀念館主任凌通介紹,程旼故居作為“客家先賢第一人”,程旼開啟了客家地區崇文重教之風氣。
“自從程公筑廬后,荒蠻河岳譜新篇。”南遷平遠之后,程旼“以德化人”的崇高品德從鄉間傳到金鑾殿——“時以程處士德孚于鄉”,遂將從海陽市分出的今蕉嶺、平遠、梅縣全部及豐順建橋一帶部分等轄地,命名為“程鄉縣”,以表彰程旼處世的美德,梅州客家地區從此有了“先有程旼,后有程鄉”的說法。
程旼故居紀念園內的一口水井,井曰“程源”,寓意不忘先賢、飲水思源。
程旼故居景區依山傍水,前有良田千畝,側有圍屋農家,館內園林建筑,輔以詩書字畫雕刻,頗得景致。當地人亦以不同方式紀念程旼,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舉行“六月六福祖公王節”為當地百姓紀念程旼之重要節日。此節日還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程旼所處的南北朝,是一個政權更迭頻繁,戰亂連年的時代。據《宋書·州郡志》記載:“晉永嘉大亂,幽、冀、青、并、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然而,由于之后的南北朝隔江對峙,江南地區正處前線,并不安定,于是部分民眾舉家遷往更南的建安郡、江州、交州、廣州等地,成為最初的客家先民。程旼的影響在于他身體力行傳播中原文明,特別是儒家文化,明末他被尊為嶺南古八賢之一,與韓愈、張九齡,劉元城、狄青,文天祥、蔡蒙吉以及陳子壯并列。宋朝詩人徐庚寫道:
程旼當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
片言能使爭心息,萬古江山與姓俱。
采風團一行參觀故居,瞻仰先賢雕像,考究客家史話,學習程旼精神,感受客家文化。
千余年來,程旼連同其品行德操、功譽事跡,在平遠、梅州乃至客屬地區恒久雋永。被第十二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推為“118位客屬名人”首賢。(高均海聶麗周天杰牛林林徐淑麗文/圖/視頻)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