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青春﹒再現:2023青年漆藝術家海上邀請展”在上海市普陀區文化館(城市創藝空間)開幕,“多元與綜合——當代漆藝術創作與教學的新維度”學術研討會同日舉行。本次展覽由國家藝術基金、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創榮時代藝術中心、華東師范大學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協會青藝會主辦;上海市普陀區文化館、華東師范大學漆藝術與綜合材料教研室、華師大美院中國當代漆藝術研究中心、城市創藝空間聯合承辦;上海八哥美術學校、上海藝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協辦;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提供學術支持。
本次展覽展出了全國20余所高校的80余位中青年教師和青年藝術家的近100件實驗性漆藝術作品,正如策展人馬俊營所言,這既是青年人對當代海派的再書寫、也是青年漆藝人之遠大理想的再表現,更是他們關于當代漆藝術的藝術爭鳴、青春斗志、入世姿態和學術主張:青春﹒再現。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嘉賓有:原上海漆畫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華東師大美院教授尹呈忠,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理論家、華東師大美院院長張曉凌,普陀區文旅局二級巡視員馬力,普陀區教育局副局長周志清,普陀區文化館館長、書記鐘經緯,普陀區文旅發展中心主任張謙,上海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上海大學美院副院長、教授、博導李超,華師大美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崔樹強,《上海美術》執行主編李磊,上海美協漆畫藝委會主任、教授翁紀軍,上海美協漆畫藝委會副主任、上海師范大學美院教授孟祥勇,普陀區文旅局公共服務科科長謝義,上海海派藝術館副館長陳屹,劉海粟美術館展覽部主任周陽,華東師大美院雕塑系系主任王曜,華東師大美院美術教育系副系主任毛毅靜,華東師大美院中國畫系副系主任丁陽,華東師大美院綜合藝術系副主任陸煜瑋,華東師大美院副教授李婷,華東師大美院教師呂旗彰、曹麗平、陳妤姝、潘曉華。甘肅省漆畫藝委會主任、西北民族大學副教授劉志剛,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助理王屹教授,閩江學院副教授吳思冬,湖北美術學院漆藝教師譚大利,陜西省漆畫藝委會秘書長、陜西師范大學漆藝負責人任曉東,上海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金山農民畫院創作負責人張斌,上海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靜安實驗中學正高級教師胡菲,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李洪忠,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楊華,河北省美協漆畫藝委會秘書長吳尚華,馬鞍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主任夏樾,安徽大生美術館館長陳生,藝術外灘創始人、《藝術所登》雜志執行主編南巢,上海市川沙中學美術教師朱止盧。上海國富漆廠總經理、上海生漆調制技藝非遺大師袁榮富,上海杰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昕,上海藝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兵,上海藝術品收藏家高稼銘以及楊娟、康萍、孟維欣、廉想、湯欽圓、張紫千、吳躍詩、吉鵬飛、王博威、黃智俊、李光耀、孫婧涵、關爽、吳連連等青年藝術家、媒體朋友100余人出席開幕式。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15日。
(策展人、青年漆藝術家、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助理馬俊營致辭)
馬俊營在致辭中表示,策劃展覽的初衷是出于感恩和責任。華東師大美術學院漆藝術在尹呈忠、張曉凌、王凱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夯實了漆藝術的發展基礎并提出了當代漆藝術的發展路徑,明確了當代漆藝術的辦學方向,這些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作為青年研究生導師,他希望能夠把前輩人對漆藝術的堅守和堅持傳承并發展下去,以展覽帶動教學、以展覽培養學生;同時以展覽聯動全國的兄弟院校、促進青年人的創作交流。以全國邀請展的機制在上海建立漆藝術展覽和學術交流平臺,推動當代青年漆藝術家的成長,為新時代中國漆藝術的發展凝聚青春力量、再現青春激情、明確當代指向、發出時代聲音。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理論家、華東師大美院院長張曉凌致辭)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理論家、華東師大美院院長張曉凌在致辭中表示,漆藝術是華師大美院的特色發展方向,多年來在尹呈忠、王凱、沈也、陳東杰、馬俊營等教師的帶動下,華東師大美院從碩士、本科中培養一大批年輕漆藝術家。如何給年輕一代提供展示的平臺呢?馬俊營更進一步的策劃了青春再現這樣一個完全以青年漆藝術家為主體的全國性漆藝術展,這對年輕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本次展覽涉及全國20余所高校的80位師生,所選拔的作品整體上水平比較高,特邀作者群體完全有個人非常獨特的價值追求,無論從風格學角度來講,還是價值實現來講都是非常成熟的狀態,代表著全國漆藝術的最高水平。他尤其指出青年藝術家和青年學生的作品中蘊含了尤為可貴的青春朝氣和探索精神,青年學生是這個時代的最先感知者、體驗者和經歷者,他鼓勵青年人要努力做一個當代人,做時代的表達者。他相信,在老中青相互借鑒、互通有無的展覽交流中,青年一代漆藝術家一定會快速成長,中國當代漆藝術的未來一定大有可為。
(普陀區文化館書記、館長鐘經緯致辭)
普陀區文化館書記、館長、華東師大研究生校外導師鐘經緯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是當代漆藝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漆文化成果的再現,其中既有傳承也有創新。作為基層公共文化場館,他們非常愿意為學校、為廣大師生提供這樣的平臺,強化館校合作,將高雅藝術引入社區,走進百姓生活,讓廣大市民朋友也能夠看到比較高雅,為新時代大美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普陀區教育局副局長周志清致辭)
普陀區教育局副局長周志清認為,在此次展覽中他感受到了985高校的專家學者對漆藝術傳承、創新和創作的堅持,非常生動地展現了怎樣用好傳統文化使中國當代藝術插上翅膀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案例,他認為只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藝術展覽和美育活動,當代藝術才能扎根于老百姓,扎根于青年人。中小學生只有走進展廳,近距離品讀作品,才能促進視覺養成,才能最終提升大眾美育素養。所以他也希望將來通過“大中小”互動銜接,把漆藝術融入基礎教育當中,讓更多的孩子學習中國當代漆藝術、了解中國漆文化。
(上海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致辭)
上海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表示,最早接觸漆藝術時覺得是邊緣化的藝術樣式,但這幾年在華師大美院、在上海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漆藝術是越來越為人所熟悉,最有代表性的標志就是很多圈外之人也開始了解漆藝術。他同時指出,就上海而言,華東師大美院是漆藝術的一個重要陣地,漆藝術也是當代藝術介入很好的切口,華東師大美術學院與普陀區文旅局、美術館和文化館近年來多次舉辦漆藝術展覽,效果非常好。他建議,普陀區的文化建設甚至可以將當代漆藝術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強化區校合作,打造當代藝術的新地標。
(上海市美協漆畫藝委會主任翁紀軍致辭)
上海美協漆畫藝委會主任翁紀軍指出,大漆不僅僅是一種材料更是一種認識,華東師大美術學院有著非常好的從事現當代藝術教學和創作氛圍,當代漆藝術又在張曉凌院長的親自關注下,定位非常高、也非常準確,展覽和創作活動非常頻繁,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大。他相信在上海有華東師范大學領頭,漆藝術展覽一屆又一屆地做下去,大漆藝術進入當代、進入整個大美術的系統,將為時不遠。
(安徽省漆畫藝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屹發言)
參展青年藝術家代表王屹教授認為本次展覽以漆的當代性轉化,建構漆藝術全新的美學形態為目標,展出的作品既有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學院漆畫,也有來自全國各地優秀青年作品,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多樣,不僅弘揚時代主旋律又展示開放多元的特點。青年漆藝術學家對創作的觀念、題材、圖式,進行了更為開放的探索,展示出多元共存的藝術面貌,材料的語言,漆畫的探索更具實驗性和創新精神,展現出青年藝術家們獨特的思考與探索。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策展助理孟維欣發言)
參展青年學生代表孟維欣在發言中表示,非常有幸參與本次漆藝術展的策劃、布展和校對工作,深刻體會到將作品有邏輯,有路線,有主次,有故事的去呈現出來會讓展覽效果有質的飛躍。學院對研究生的培養秉承著以展促學的理念,通過展覽帶動同學們的學習,在布展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老師和同學們的作品,受益匪淺,也使她的創作方向有了突破,體會到工藝的進步、材料的創新、觀念的介入在漆藝術傳承中不斷的進步。
(華東師大美院副院長、教授、博導崔樹強致辭)
華東師大美院副院長崔樹強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學院盡管規模不大,但是走出了一條小而精的特色發展之路,在短短的5年之內2次躋身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5名,其中學院的漆藝術方向始終邁著堅實而穩定的步伐向前發展,通過建設漆藝術的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打造上海市的重點課程,建設校級虛擬實驗室,建設漆藝術勞動實踐基地等,逐步完善漆藝術的課程體系,形成了以尹呈忠、張曉凌、王凱、沈也、陳東杰、馬俊營等為代表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漆藝術教學師資隊伍。他希望可以通過與全國各兄弟院校深入交流和深度合作,推動彼此在當代美育、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上面的共同進步,為中國當代美術發展以及文化建設發展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原上海漆畫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華東師大美院教授尹呈忠)
尹呈忠在致辭中表示,這個展覽的初衷是能夠為青年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交流和研討的平臺。策展人秉持著對海派文化的理解和推崇,希望能夠發揚海派精神,能夠在當代漆畫建設里面發揮積極作用,所謂的海派,他認為其實不是一個很狹隘的局限于具體地域的概念。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海派文化是近百多年來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的創作和升華。所謂的海派精神,他認為精神內核應該就是開放與包容,時尚與進取,這種精神在現當代更為需要,從中國漆畫當代建設來講它的發展也需要這種精神。他相信海派精神文化的內涵,能夠給創作者打開眼界,能夠讓創作更具有品質,應該被我們來發揚和繼承。
展覽開幕式由華東師大美院漆藝術與綜合材料方向研究生馬蓓蓓主持。
(華東師大美院漆藝術與綜合材料方向研究生馬蓓蓓主持)
(開幕式嘉賓合影)
開幕式結束后,順利召開以“多元與綜合——當代漆藝術創作與教學的新維度”為主題的研討活動。
(學術研討會現場)
此次研討會分為當代漆藝術創作的困境與探索、當代漆藝術的發展趨勢與前景、漆藝術的傳承與當代性路徑、高校漆藝術教學的新維度、當代漆藝術可持續性生長的策略等五個板塊,原上海漆畫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漆畫藝委會委員、華東師大美院尹呈忠教授,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理論家、華東師大美院院長張曉凌教授,上海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立行先生,上海大學美院副院長李超教授,上海市美協漆畫藝委會主任翁紀軍教授,策展人、華東師大美院院長助理馬俊營等與參展的各高校青年漆藝術教師、研究生代表等熱烈互動,安徽美協漆畫藝委會秘書長、安徽師范大學教授王屹,甘肅美協漆畫藝委會主任、西北民族大學副教授劉志剛主持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現場一
學術研討會現場二
學術研討會現場三
展覽現場一
展覽現場二
展覽現場三
展覽現場四
展覽現場五
展覽現場六
學術顧問
張曉凌、尹呈忠、王遠、翁紀軍
策展人
馬俊營
學術主持
王屹、劉志剛
助理策展
杜江、馬蓓蓓、孟維欣、康萍、薛曉涵
學術支持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
主辦單位
國家藝術基金
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創榮時代藝術中心
華東師范大學現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協會青藝會
承辦單位
上海市普陀區文化館
華東師范大學漆藝術與綜合材料教研室
華師大美院中國當代漆藝術研究中心
城市創藝空間
協辦單位
上海八哥美術學校
上海藝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參展藝術家
特邀藝術家
尹呈忠、張曉凌、翁紀軍、孟祥勇、金暉、王凱、張斌、胡菲、
寇焱、沈也、馬俊營
高校漆藝術教師
廣州大學:林曉鶯
西北民族大學:劉志剛
黑龍江大學:張雷
陜西師范大學:任曉東
安徽師范大學:王屹
福建師范大學:胡新地
閩江學院:吳思冬、孫曉東
福州理工學院:章銳
華東師范大學:陳東杰、曹麗平、陸煜瑋、呂旗彰
上海大學:楊華
上海師范大學:李洪忠
上海八哥美術:李昌八
上海工藝美院:姜弋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