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13周年之際,氣勢恢弘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展露新姿。11月16日上午,備受關注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開館儀式在博文館一樓演藝廳舉行。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戰營,河南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姜繼鼎, 河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宏偉,河南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郭瑋,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行,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米鬧,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姜寶平,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鮑麗娟,中共安陽市委書記袁家健,中共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中共安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黃明海,安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徐家平,安陽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易樹學,中共安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董良鴻,中共安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樸,中共安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薛崇林,中共安陽市委常委、龍安區委書記李可,安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玲,安陽市政協副主席郭旭東,安陽市政協副主席侯津琪,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安陽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慶飛,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朱宗娟,天津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馬華山,天津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劉景樑, 河南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峰宏等全國著名學者、書法家、文博單位代表、續建工程參建單位代表以及全市市直機關、相關單位代表參加了開館儀式。
儀式由中共安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高永主持。
安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薛崇林宣讀國家文物局致辭。致辭中說,今天,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建成開放,將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發展新的里程碑,也是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陽時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落實。希望中國文字博物館以此為契機,加強漢文字的保護研究和挖掘闡釋,豐富展覽展示內容和形式,推進甲骨文的活化利用,加快博物館智慧化和數字化建設,力爭打造成為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窗口和中華文明交流互鑒的平臺,為講好中國文字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強文化自信發揮積極作用。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在儀式上致辭。他說,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正式開館,這是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突出成果,也是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的重大標志。安陽高標準建成開放中國文字博物館,體現了強烈的歷史自覺、歷史擔當、歷史作為,必將為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共安陽市委書記袁家健在致辭中說,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開放,這不僅是河南文化建設的一大盛事,更是安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喜事。黨的二十大閉幕之后,習近平總書記首站就到陜西延安和安陽市視察指導工作,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河南和安陽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認可。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的建設必將為安陽打造中華字都、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河南推進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發展,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助力添彩。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在開館儀式上說,中國文字博物館將以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陽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續建工程開放為契機,把以甲骨文為標志的漢字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和文化價值挖掘好、闡釋好,深化以字搭臺、以字會友、以字迎客的開放辦館理念,進一步加強社會教育功能、文字研究與交流、演繹與傳承的平臺建設,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貢獻。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戰營宣布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開館。
隨后,王戰營、袁家健、姜繼鼎、李宏偉、郭瑋、黃明海、吳行、徐家平、易樹學、董良鴻、王樸、薛崇林、李可、劉紀獻、馬華山、段峰宏、孫英民等領導共同推桿啟動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開館流金臺。現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參加儀式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專題展覽。
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黃德寬,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一曼,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王立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李守奎,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袁廣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黃天樹,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李宗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毓靈等專家學者;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吉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長沙中國簡牘博物館、鄭州市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三門峽市博物館、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新鄉市博物館、南陽市博物館、平頂山市博物館、駐馬店市博物館、焦作市博物館等國內博物館(院);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以及中興豫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分別通過賀信、電話、視頻等方式向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的建成開放表示祝賀。
當天,續建工程開館系列主題活動第七屆“四堂杯”全國書法大展、“藝文雙修 書寫經典”鼎甲?研修班成果匯報展及中國文字博物館IP形象及衍生產品發布會暨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化創意發展專業委員成員單位文創產品展同期舉辦。主題活動的舉辦讓廣大觀眾近距離感受中國文字藝術文化的博大精深,體味傳統文化與時代創新的碰撞之美。
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項目總占地面積389.4畝。整體建筑兼具文化性和藝術性,既有歷史厚重感,又有創新的時代特征,整體建筑俯視效果如同漢字“合”字,體現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理念。
續建工程包括文字文化演繹體驗中心、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人防工程等三部分,主要滿足博物館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訓等功能需要,是對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期工程功能的補充和完善。兩期工程建設將促進中國文字博物館功能更加完善,教育更加系統,服務更加高效,特色更加鮮明。
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黃德寬先生根據三個場館功能屬性和發展定位進行命名:主體館為“宣文館”,續建工程東館為“徽文館”,續建工程西館為“博文館”。
續建工程建設有“漢字民俗”“字書瓊林”“書苑英華”“字里乾坤”四個專題展覽。專題陳列立足新時代,以文字為媒介,側重文字應用體驗,以觀眾喜聞樂見的展覽形式進行展陳設計,是對主體館基本陳列“中國文字發展史”的有力補充和拓展,將與基本陳列共同構建起系統完整的中國文字文化展陳體系。
漢字公園位于中國文字博物館東西兩側,將生態、自然、人文有機融合,形成“漢字之源”“漢字之變”“漢字之趣”“漢字之美”“漢字之韻”“漢字力量”六個園地,與中國文字博物館相得益彰,美輪美奐。
站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文字博物館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下,在習近平總書記蒞臨安陽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的振奮鼓舞下,以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建成開放為契機,全面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高展陳質量,提供優質文化產品,講好中國故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建設文化自信的橋頭堡。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