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相攜傳遞文化薪火。11月9日,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六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酒城講壇”在瀘州開講。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以《酒入詩,詩有神》為主題在西南醫科大學激情開講,與數百名師生分享了他心中的詩酒魅力。
阿來,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代表作有《塵埃落定》、《空山》、《瞻對》、《蘑菇圈》、《云中記》等。他的作品中表現了人性的異化、人生價值的虛無以及生存的荒誕等先鋒主題,憑借《塵埃落定》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憑借《蘑菇圈》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塵埃落定》更是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自古詩酒不分家,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阿來圍繞《酒入詩,詩有神》展開了深入詮釋,言語間將詩酒魅力展露無遺。 中國有史以來經常有一句話“詩酒同源”,講壇上,阿來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詩酒的起源:“我們的考古隊員從山西古墓里面發現了一個青銅罐,從里面發現了距今約2700多年的已經非常萎縮的酒體,中國酒的產生跟中國文字當中對于酒的記載、用詩歌文學的方式對酒進行歌頌的時間大致吻合。”
酒與詩歌同興,自從文字與酒誕生,兩者的緣分就此結下,一直綿延數千年。從《詩經·小雅》里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到“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從曹操《短歌行》里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到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里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從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里的“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到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里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阿來以大家熟知的詩人與詩句舉例,講述了詩與酒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
“酒入詩,詩有神,借助訴諸情感、強烈情感的酒神精神,詩人的形象,詩歌的形象都炯炯有神。有些人豪壯,有些人性格內斂……但無論怎樣,這些情感都更加形象生動,各具個性。詩入酒,酒有魂,美好的意志和情感不斷通過詩歌灌注給酒以后,酒就變成了一個有文化屬性、有精神屬性、有情感屬性的產品。而二者相互輝映相互激發,就是中國優美的詩酒文化。”講壇上,阿來如是說。
演講結束之后,現場還進行了互動環節,現場觀眾踴躍發言,積極提問,將現場氣氛推至高潮。
阿來的浪漫情懷遇上千年酒城的詩情酒意,一場穿越古今的人文之旅,讓觀眾對于傳承千年的詩酒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領悟,近距離體會到阿來深厚的學養和思想張力,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震撼和文化啟蒙,讓詩酒溫暖人心的力量傳遞給了在場的每個人。有觀眾激動地表示:“幸逢阿來主席,閱盡詩酒風華!”
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由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主辦,中國詩歌學會戰略合作,中國詩歌網、中國歌劇舞劇院、瀘州老窖·國窖1573研究院、中視華凱傳媒集團承辦。《酒城講壇》作為大會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由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攜手中共瀘州市委宣傳部、瀘州市社科聯聯合主辦。聽酒城講壇,學文史百科,悟人生真諦,建和諧瀘州。接下來,《酒城講壇》還將邀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廣播電視聯合會演員委員會副會長許文廣,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田彥等嘉賓帶來主題分享,豐富市民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學術氛圍,繁榮瀘州文化建設。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