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數字文化經濟促進與治理研討會暨《數字文化經濟浪潮》新書發布儀式”在京舉行。會議邀請了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劉雙舟,完美世界集團總編輯伊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閑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承忠,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傳媒與輿情研究所所長、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郭萬超等數字文化經濟領域專家、學者,共論新時代數字文化經濟發展之策。完美世界集團總編輯伊迪在會上發表了“以‘數實融合’激發數字文化經濟新活力”的主題演講。伊迪表示:“技術和文化相輔相成,在疫情影響下,兩者融合發展也越來越快,推動文化產業呈現一種‘數實融合’的發展態勢。只有具有變革思維和技術驅動的企業才能獲得更持久的市場競爭力。”
圖為完美世界集團總編輯伊迪發表演講
近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發生了巨大的結構變遷,步入以數字文化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新時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中,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9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兩年平均增長了20.5%。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總規模超過45萬億元,其中數字文化產業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迅猛。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金巍在其新著《數字文化經濟浪潮》中指出,“受政策、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文化經濟的形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出現了具有融合性特征的一種新的文化經濟實踐,即文化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領域的產業實踐。”
尤其疫情之下,云直播、VR/AR旅游、“云逛展”等線上文化創新模式不斷涌現,文化產業呈現一種“數實融合”的發展態勢。“一方面,數字技術源源不斷為文化產業賦能,成為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極大地推動了數字經濟和傳統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文化為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創造了許多數字文化消費新場景、新體驗,為中國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甚至為全球文化交流塑造了新語境,”伊迪在演講中表示。
對于新時期如何促進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國家最新發布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指明了大的發展方向:加速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字化文化新體驗。伊迪認為,數字文化企業必須因時而變、守正創新,強調數字技術和科技創新的內驅力,利用技術優勢進行跨界融合發展,打造更多線上文化場景和體驗,才能在新時代變革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據悉,作為中國最早自主研發3D游戲引擎的數字文化企業,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堅持技術驅動發展,依靠公司自主研發的Angelica3D引擎打造的《完美世界》大獲成功。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采取“數實融合+文創化思維”的發展路徑,通過技術化升級文化產品、創造性復興傳統文化、沉浸式創新城市文旅等多維創新手段,為消費者提供更新穎多元的文化體驗,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賦能,助力數字文化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聽香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