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
(七)
長河側畔秋葵立,天地精華一覽收。
為報君國興社稷,朝開暮落也風流。
花是大自然的精華,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間鐘靈毓秀的尤物。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歷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同時節(jié)的花,有著不同的品格,或淡雅,或濃艷,或熾熱,或清麗。隨著季節(jié)時令的替換,百花的玉容笑貌,以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繽紛著大地,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shù)浪漫情趣。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十二花神之七月花神的代表人物及其傳說。
男花神
七月蓮花神:周敦頤
周敦頤的散文《愛蓮說》高度贊揚蓮花品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成為廉潔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規(guī)范的化身。
女花神
七月秋海棠花神:秦若蘭
有詩贊曰:一夜因緣未忍拋,漫將恩愛比鸞膠。秦蛾唱出風流調,難解詞人萬古嘲。
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
蜀葵花神相傳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漢武帝后期最寵愛的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是宮廷樂師,他精通音律,頗得武帝歡心。李延年曾為李夫人寫了一首動人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夫人在自己病重時,至死都不肯讓武帝見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美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繼享安泰富貴。由于李夫人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也有一種說法是李夫人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鬢旁,后人稱為七月玉簪花花神李夫人。
《清平調詞三首·七月蜀葵》
其一:
巴山摩天云霧間,蜀水碧綠蕩如絹,
沃野千里田肥美,處處紅綃生紫煙。
其二:
巴山綿延猿猴懸,蜀水縱橫放舟船,
金池湯城民殷富,處處紅綃籠紫煙。
其三:
巴山峰叢溶洞寬,蜀水歸流泰和纏,
天府之國甲天下,處處紅綃帶紫煙。
蜀葵花于6月間麥子成熟時開花,故也叫“大麥熟”。蜀葵是一種兩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于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現(xiàn)我國廣有分布。蜀葵花極高大,達數(shù)丈,花色多為紅色,所以有人也管它叫“一丈紅”,常栽植于庭院中。
詩詞:
《古風·蜀葵》
揚眉
一丈紅綃不依藤,眾香國里蜀客萌,
花姿艷麗單重瓣,色彩豐富露汁濃;
面色憔悴君莫見,留取嬌容念一生,
綠籬撫墻漢宮里,燭影翩躚帷帳逢。
鮮花似人,各顯風雅;人生在世,自有品格。蓮花是夏天一抹清涼的色彩,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清香遠溢,深受人們喜愛。而“蜀葵如錦繡,日暖花爭艷。嫩碧淺輕態(tài),幽香閑澹姿。露傾金盞小,風引道冠欹。”花開花落,仿佛只在瞬息之間;四季輪轉,又是一個春秋。
賞花,在于悅其姿色而悟其神,七月花神傳說眾多,但蜀葵花和其代表人物李夫人的說詞較盛。今天小編給大家奉上幾幅精美的花卉國畫,斗方的尺寸比較適合家庭、書房、餐廳、茶室、辦公室等場所,跟隨小編一起遨游在每一種花的獨特氣韻和芳華中,在輕柔的笙、笛中、在清雅的古箏與柔細的高胡中,譜寫著動人的旋律,娓娓訴說每一個扣人心弦的古老傳說吧!
責任編輯:YY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