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花神》
(六)
西子含羞淚入吳,恰如荷藕在淤污。
他年身退功成后,并蒂花開蕩五湖。
花是大自然的精華,是美的化身,是天地靈秀之所鐘。中國人對花卉有特殊的情結,自春秋時期就有百花傳說廣為流傳,而百花傳說中十二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歷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同時節的花,有著不同的品格,或淡雅,或濃艷,或熾熱,或清麗。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的玉容笑貌,以各種不同的姿態繽紛著大地,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十二花神之六月花神的代表人物及其傳說。
男花神
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江淹寫《石榴頌》云:"美木艷樹,誰望誰待?……照烈泉石,芳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石榴"千房同膜,十子如一",成熟后微微綻開一點紅唇兒,笑向人間,所以人們常以石榴作禮品,祝其子孫發達、前程無量。后人尊其為六月石榴花神。
女花神
六月荷花花神:西施
荷花的花神相傳是絕代美女西施。西施,越國美女,后為吳王夫差之妃,后人尊稱其"西子",中國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聰明機智,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傳說中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夏日荷花盛開時,她常到湖邊采蓮,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猶如亭亭玉立的荷花,正所謂“天生麗質難自棄”。她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有詩贊曰:芳蹤出自苧蘿西,未許修明色與齊。水剩山殘吳越盡,千年猶說浣紗溪。也許是因為西施曾經是六月時節的采蓮女,于是就自然成為荷花的花神了。
《清平調詞三首·六月蓮花》
其一:
泛舟荷浦曉月黃,有女菡萏水中央,
裊裊婷婷獨玉立,靜若處子修影長;
其二:
泛舟荷浦熏風揚,有女菡萏水中央,
裊裊娉娉舒廣袖,獨步清漣舞霓裳。
其三:
泛舟荷浦彩云祥,有女菡萏水中央,
娉娉婷婷戲水面,嫵媚妖嬈待君郎。
農歷六月俗稱荷月,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仲夏時節開放,在籃天碧水間亭亭玉立,清新淡雅,芳華內蘊,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因此與佛家有緣,各種佛與菩薩多被描繪成坐在連花座中的形象,體現了不受塵世連累超逸脫俗的意味。《花經》和《瓶史》列它為三品七命。
詩詞:
《蓮花》
蓮出淤泥身未染,莖干中通更外直。
濯濯清漣莫妖艷,團葉不蔓亦不枝;
清香遠播益清溢,亭亭凈植不可持。
花中君子真雅士,潔身自好天下知。
《蓮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種,埋沒任春浦。
鮮花似人,各顯風雅;人生在世,自有品格。石榴花,明艷動人,英氣似火,洋溢著生命的熱情與活力,充滿了人生張力。而荷花是夏天一抹清涼的色彩,在炎熱的高溫下,很多花卉都開始漸漸休眠,但是荷花依舊綻放,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且花大葉麗,清香遠溢,深受人們喜愛。花開花落,仿佛只在瞬息之間;四季輪轉,又是一個春秋。我們的心,仿佛隨著時節跳動,花開之時,我們欣喜;花落之際,我們不必惋惜。人生最幸福的事,便是追逐著心中的熱情,有所熱愛,有所期待,便不懼怕歲月漫長。看完小編對六月花神傳說的總結,你認為哪一個版本更符合呢?
責任編輯:YY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