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盧德龍,筆名愚生,字云逸,號漱泉,重慶人。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文化體育工作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政協常委,農工黨重慶市委第三、四屆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農工黨中央書畫院理事,現任重慶市政協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農工黨重慶市委書畫院院長,重慶市書畫研究會會長。主要貢獻:出版專著《盧德龍書法精選》(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盧德龍書畫》、《盧德龍書畫扇面》、《盧德龍畫集》、《中國當代美術名家盧德龍書畫作品精選》(中國畫報出版社)、《當代中國美術名家精品鑒賞盧德龍書畫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中國當代美術名家盧德龍作品精選》(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時代風格、中國美術名家藝術研究——盧德龍》(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榮寶齋畫譜》、《榮寶齋書譜》(榮寶齋出版社)、主編《二十一世紀著名書畫家作品精選》九集,編著《實用硬筆書法教程》。書畫作品多次參加中國美協、書協主辦的書畫展覽并獲獎。書法作品參加第四屆全國展、中青展、全國首屆草書展、首屆國際書展、首屆臨書展、首屆扇面展、第六屆全國書法展覽、其中參加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獲最高獎“全國獎”。書畫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團中央、全國僑聯、中央統戰部、文化部、北京大學、甘肅博物館、日本美術館、韓國國家博物館以及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等收藏,并在峨眉山、黃山、豐都鬼城等100余處風景地刻匾、刻碑、展示。多次應邀擔任國際、全國書畫比賽評委。業績被收入《中國當代書畫家辭典》等16部辭書。多次策劃組織大型專題展覽,分別在重慶美術館、三峽博物館、人民大廈、重慶市文聯展出。1999年創作的草書作品參加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獲中國書壇最高獎“全國獎”。
《吉利》68cm×136cm
我和盧德龍的那點事
文競
說起來,我和盧德龍交往都三十六年了。
人的一生,有幾個三十六年呢?
上個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我和他曾經是重慶市文聯的同事。我在重慶《紅巖》文學雜志社工作,他在重慶市書協辦公室工作。因為當時文聯工作的老同志居多,我和他在中間只能算小字輩,因而也就走得格外近一些。后來,文聯分房子,我和他碰巧又分在了一層樓,他住302,我住303,這就遠親不如近鄰,街坊不如對門了。
《荷塘清趣》68cm×136cm
那個時候,他給我的印象就是:勤奮、刻苦、努力、上進。他的畫室叫“四友齋’,取的是“君子四友,梅蘭竹菊”之意。在他畫室的四周,包括畫案下,到處都碼著成捆成捆寫過字的廢報紙,完全可以用“禿筆如山,廢紙車載”來形容。墻上也掛著他自己書寫的勵志的格言,諸如“天道酬勤”、“不教一日閑過”,等等。好多次,我凌晨起床上廁所,透過陽臺,還看見他家畫室的燈光明晃晃的。后來一問,才知道他通常是三、四點鐘起來練字,一直練到上班,已經是多年習慣了。
《鴻運當頭》68cm×136cm
那個時候,我進他家如趟平地,往往寫東西寫累了,就習慣性地捧著茶杯往他畫室里鉆,而且,一進門就模仿朗誦《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的聲調,先來一段戲謔他:……
啊!同志呵,你可知道,
我們敬愛的盧大師的畫室呵!
燈光又亮了一個通宵……
而他呢,靦腆地呵呵一笑,嘟噥一句:“莫開玩笑!”就又埋頭練他的字去了……
《荷趣》68cm×68cm
出于對他年少有為的看好,也包含一份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情感,88年,我主動寫了一篇推介他的文章。那恐怕也是他出道以來,第一篇向社會推介他的文章。我寫他的勤奮和執著,寫他的癡迷和忘我,寫他獲得榮譽和成績,當然也寫對他的期待和希望。記得,那篇文章的標題取得很口語化,就叫:“德龍小子操出來了!”我那時和他相處的隨性和無間,由此也可管窺一斑。
當然,現在不好再這樣給他開玩笑了。畢竟,他也坐五望六了,不再是當年那個質樸率真的小年輕了。況且,如果你現在去請教度娘,百度百科上關于他的介紹,都比當年我寫他的那篇文章長:
《花開對語》68cm×68cm
“盧德龍,筆名愚生,字云逸,號漱泉,重慶人。畢業于西南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生班,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五屆中央文化體育工作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政協常委,農工黨重慶市委常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重慶市政協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兼任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重慶書畫院副院長、重慶市青年書協主席、重慶市書法教育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青聯常委等職。1999年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百杰書畫家”稱號,2006年被授予“世界華人書畫百杰”稱號,主要貢獻:出版專著《盧德龍書法精選》(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盧德龍書畫》、《盧德龍書畫扇面》、《盧德龍畫集》,主編《二十一世紀著名書畫家作品精選》九集,編著《實用硬筆書法教程》……”
《春韻》68cm×68cm
后來,我調到了重慶市公安局工作,他也調到了重慶市政協工作。雖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機會少了,但情分還是在的,喝個小酒品個茶的雅集不時也是有的。我注意到,隨著他名氣的日漸攀升,評介他的文章也漸漸多了起來。著名的軍旅作家李耀國寫過他,標題叫:“盧德龍的字被偷了”;著名的實力派作家田雁寧寫過他,標題叫“寄語盧德龍”;著名的書畫評論家方紫馨寫過他,標題叫“記著名書畫家盧德龍”;有儒商之稱的企業家李秀毓也寫過他,標題叫“品讀盧德龍書畫”……有一次,我去陶然半山森林桂花酒店會朋友,很驚訝地發現,整個酒店,凡是能掛字畫的地方,掛的都是他的字畫,無一例外,沒有之一。
《春韻》68cm×68cm
好在盧德龍這個人念舊,并不因為今非昔比、鳥槍換炮就裝模作樣。對我這個當年的老同事、老鄰居,他依然春風不改,一如既往?;叵脒@些年他對我的幫助,我會想起菱子的詩句:“把你放在心上的人/不會遠離/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生”。
《出淤泥不染》136cm×68cm
我在重慶市公安局宣傳處、重慶公安報社、重慶警察博物館工作期間,曾經組織過無數次與書畫有關的文化活動,每一次,他都有請必到,從不推諉。并且既來之則戰之,對那些喜歡他字畫的索請者,總是盡力滿足他們的要求,以至好多書畫家都開始收拾文房四寶了,他還在那里埋頭苦干,奮筆疾書。就是我退下來這些年,遇到一些基層單位搞類似的活動,我找到他,他也依然如此。他極富有個性特色的書法,包括他圓圓的娃娃臉、中式對襟的著裝、樂呵呵的笑容,每一次都給活動主辦方、參與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吉大利》136cm×68cm
2013年,為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我以西南民族大學重慶校友會會長的身份,組織重慶企業界的一幫哥們赴涼山、大理作投資考察。行前的頭一天,突然想起,面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接待者,第一次見面沒個見面禮總是不禮貌的吧。于是,便給盧德龍撥了個電話。那一天,他正在區縣忙乎,聽完我的想法,二話不說,滿口應承,只說:“晚上我趕回來”就掛了電話。那天晚上,我在好望山他的家里接到他,又匆匆趕到他位于觀音橋的畫室,在那里,他任我挑選了他十多件作品,分文未取,只說是支持我為少數民族地區作貢獻,讓我好不感動。
《出淤泥不染》136cm×34cm
自古以來,字畫索潤,天經地義。歷史上,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豐子愷、張大千,好多擲地有聲的大畫家、大書家都是公開索要潤格,并且明碼標價的。別以為書畫家的作品就是紙筆墨硯那點事,在看似輕松的筆墨揮灑之間,天知道后面有書畫者多少個孤燈長夜、夙興夜寐?鄭板橋一句“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就道出了后面的艱辛。所以,給書畫家的字畫付費,那是對書畫家勞動最起碼的尊重。我都已經是“腰佩黃金已退藏”的人了,盧德龍還能無償支援我字畫,恐怕能找到的的理由只能是:情誼。而這份情誼,是值得我永久珍藏的!
《功德佛唐三藏》45cm×45cm
作為讀書人,我家墻上自然少不了眾多書畫家的作品。而這中間,盧德龍的作品無疑占位是最多的??蛷d、主臥、老人房、陽光房都有。特別是老人房那幅壽桃圖,還是2009年他為家父八十大壽畫的,上下款分別錄有梅派藝術大師吳昌碩的兩首題畫詩:“灼灼桃之華,赪顏如中酒,一開三千年,結實大于斗?!薄扒晏覍嵈笕缍?仙人摘之以釀酒。一食可得千萬壽,朱顏常如十八九?!碑斈昙腋笧榱税堰@兩首詩讀通,還拉著我一起斟酌了老半天。所以,有一年,元虎先生來我家做客,曾不經意地說:我看你這里,盧德龍的作品還多。我笑著回答:主要是盧德龍對我太好了!沖著他的這份好,我很樂意向大家推介他的作品。
《禪茶一味》34cm×136cm
今年六月,我和盧德龍三十多年來第一次相約前往滇西采風。一路上,醉眠夜共室,攜手日同行。他給我講書法講繪畫,講石壓蛤蟆、樹梢掛蛇,講米芾拜石、徽之訪戴,當然,也給我講歷史講文化講社會講人生。我發現,盧德龍的話多起來了,經過這二、三十年知識的積淀和閱歷的滋養,說他是書畫藝術家已經遠不能囊括他的全部內涵了。
《白居易詩》96cm×180cm
在和順古鎮“不晚酒店”那個繁星滿天的夜晚,我和他兩個人坐在天井的茶臺前品茶,他說:和月亮相比,地球是月亮的49倍;和太陽相比,太陽卻是地球的130萬倍。那么,在整個銀河系中,太陽又算什么呢?目前已知的最大星體:盾牌座UY,體積是太陽的210億倍。所以,人活一輩子,在茫茫宇宙間,也不過就是一粒微塵……
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盧德龍成熟了。
一個能認識到自己只是一粒微塵的人,肯定活得通透,理性,而且溫和。
2019年9月1日于重慶望云亭
《杜牧詩》96cm×180cm
《程顥春日偶成》96cm×180cm
《高適別董大》96cm×180cm
《杜甫絕句》97cm×180cm
《念奴嬌·赤壁懷古》68cm×138cm
《六屏》138cm×33cm×6
《對聯》136cm×34cm×2
《對聯》136cm×34cm×2
《對聯》136cm×34cm×2
《長風直掛》136cm×68cm
《閉戶揮毫》136cm×68cm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