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以性情溫順、勤勉忠誠、埋頭苦干的精神為世人所喜愛與贊美。在新時期,我們更加謳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時代精神,像“老黃牛”一般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十二生肖中,牛是畫家喜愛的題材之一。在中囯畫壇近代至今以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吳作人、范曾、朱祖國等名家以牛為題創作了許多著名作品。他們筆下的牛不僅有動作和神態的描繪,有品性和精神傳達,更重要的是他們賦予了牛的人格化和精神境界。
李可染先生說“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無華,氣宇軒昂,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這是著名畫家李可染多次題寫在他的以牛為主題的作品上的跋語,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愛描繪的對象,從40年代開始,一直到他生命結束,他留下了許多以牛為題材的精彩作品。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于水中;牛背上稚氣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寄托了樸厚的感情。畫梅花傾斜欹側采用折枝構圖,以濃墨勾勒枝干,以朱砂點畫花瓣。從作品中反映出李可染先生生命情調的兩個側面。
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作品
比如,齊白石先生晚年的作品,一生畫牛并不多,偶爾為之,總有深意。構圖極為簡潔,枯樹下一頭牛,背對著觀眾,面朝遠方。有齊白石思念家鄉之意。總之是其少年牧牛生活心靈記憶的回憶或鄉愁。比如題款八十九歲矣,或是對客寓生活的倦怠。有作品中牛體軀豐碩,尾巴長垂,僅露牛角,其它均隱去不畫,既抽象簡約,又活潑傳神。
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作品
徐悲鴻先生筆下牛,從構圖和造型都直接描繪現實,畫面樸實自然,注重突出生活的感受。一只水牛閑懶的臥于水中,愜意無比。畫牛用筆雖簡但結構清晰,看似不經意的疏懶之作,卻又筆筆到位,彰顯出徐悲鴻先生深厚的繪畫功底。
徐悲鴻作品
徐悲鴻作品
吳作人先生是本世紀正在形成和走向成熟的中國油畫學派中獨具特色的開創者和代表人之一,同時,又致力于民族傳統中書法與水墨畫的研究與創造性實踐。牦牛是吳作人常畫的題材,他畫的奔牦牛寄托了自己的精神和理想。他曾經說到:“那高原上成群的奔牦牛,把寂靜的原野,翻騰得云霧迷蒙,使人看了心潮澎湃。奔牦表現出一種強勁的運動,在它身上體現著奮勇和豪情。”吳作人是個現實主義畫家,他的奔牦牛蘊涵著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格力量的贊美,體現了一種現實主義的時代精神。他的作品以書法性的筆墨與造型相結合,又將人格精神力量與質樸生活氣息匯為一體,獨創了清通簡要、剛健清新的新風格。寄予了畫家的理想和強烈的時代精神。他的作品有時毫無空虛之感。
吳作人作品
吳作人作品
當今著名國畫大家范曾老師善畫牧牛,通過筆墨抒發思古之幽情,行筆灑脫飄逸,線條節奏感強,呈現出清新典雅而又活潑韻致的特色。通觀用筆極為簡練灑脫。濃墨勾勒衣紋,輕巧明快;牛體由中墨渲染,一揮而就,墨氣淋漓,氣韻流轉。孩童跨于牛背之上,神采奕奕,悠然自在,盡得天地之靈氣。其畫面構圖爽利又大片留白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趣味盎然。在范曾先生眾多的作品中畫面極具感染力。
范曾作品
范曾作品
著名國畫家、指墨畫藝術大家朱祖國老師是當今中國畫壇畫牛大家,他從小就是個農村放牛娃、每天放牛、以牛為伴,深知牛之靈性!朱老師在幼小時開始,已在心靈深處把牛的感情,深深地埋在心里!其畫出的牛天真俏皮活潑可愛,神態各異、特別是在其筆下創作的牛呆萌可愛、讓人觀之喜愛無比!朱老師畫的牛,是繼畫牛大師李可染先生后,在中國畫壇上屈指可數的一位畫牛大家。朱祖國老師不但是指墨畫大家,還是著名山水畫大家。
朱祖國作品
朱祖國作品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