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慣有印象中,青瓷與白瓷才是單色瓷的審美主流,也是宋瓷最驚艷的釉色。然而在點茶風靡的宋代,首選茶器卻是以建窯建盞為代表的黒釉瓷。兩宋時建窯建盞是上至宮廷,下至市井皆鐘愛的茶具,元末遭遇斷代,但流入東洋后也成為日本將軍傳家至寶,尤其是德川幕府主宰日本的江戶時代(1603-1867)
德川將軍家收藏的兩只國寶曜變盞(現藏于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和大阪藤田美術館)就出自建窯建盞的發源地水吉窯。
近年來建盞重回收藏圈與茶圈視野,有很多新朋友對這遠看不起眼,細看神秘幽玄的黑碗產生好奇。建盞,意指建窯燒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窯黑釉盞。建窯鼎盛時期,窯場規模宏大,主燒黒釉瓷器,囊括茶碗、燈盞、盞托、罐、杯、執壺等器型。其中,以茶碗為大宗,宋代文獻稱之為“甌”或“盞”,今人統稱“建盞”。建盞在宋代曾與北苑貢茶一同被選為貢品,成為皇室御用茶器。
建窯,即建州窯,是宋瓷代表名窯。宋代建窯遺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后井村、池中村一帶。2001年,建窯遺址經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普拉瑪氏查詢到的建寧府八縣總圖
目前的研究認為,建窯興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衰于元代。建窯的代表作品是黑釉茶盞。建窯黒釉茶盞無論是胎釉還是造型,都在宋代形成空前的影響。在中國科技史、陶瓷史和茶史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建盞燒制技藝成為學界公認的黑釉瓷技藝巔峰。
師徒匠心,執手相傳
許家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福建省民間工藝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理事、南平市工藝美術大師、南平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南平市建陽區建盞協會會長、具備工藝美術師職務任職資格。
許家有先生在業內,建盞授徒桃李滿天下。傳統的手藝人,教徒弟時總要留幾招看家本領,更忌諱多收徒弟。許家有卻認為一個行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形成一定規模的群體,建立健康的行業標桿,建盞文化才能更好地得到傳承。
所以,找上門來真正想學做建盞的拜師者,許家有幾乎從不拒絕,免費教授。短短幾年時間,許家有教過的徒弟已有30多人。
徐永康作為許家有得意門生之一,才華橫溢,作品渾厚古樸。水吉黑碗正是許家有與徒弟徐永康共同打造的品牌,取名水吉黑碗,旨在尊重古法,傳播建窯建盞文化。
《中國建窯建盞大觀》主編、福州大學非遺研究首席專家、原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陳吉先生
建盞的燒制工藝定義了建盞的本質,多年來,師徒匠心,執手相傳,堅持古法柴燒,還原八百年前的水吉黑碗,雖然成品率不到20%,精品更是千里無一。但師徒二人始終不忘初心,最終在水吉黑碗中順應歷史,順從自然,呈現對傳承的尊重。水吉黑碗作品古樸雅致,一碗之中,裝的是遼遠的宋代美學,一碗之中,照見的是明心本性。
原福建省文化廳副廳長陳吉先生題字
水吉黑碗茶經杯--許家有、徐永康作品
水吉黑碗--烏金釉茶盞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