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王曉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金昌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金昌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金昌市美術館館長,群眾文化研究館員,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等,中國彩墨駱駝創始人,中國裕固族人物畫題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其作品獨具特色,藝術內涵深厚,功力扎實,尤其作品裕固風情系列影響深遠,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藝術和人文價值。
金昌市第四、五、六批拔尖人才,2014年被甘肅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授予甘肅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2020年,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批甘肅省優秀專家”稱號;甘肅省委宣傳部授予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記憶鄉情》400×280cm
奔跑的駱駝
——王曉銀裕固風情作品賞析
仁青
巍峨壯觀祁連山,廣袤無垠大戈壁,天為蓋,地為毯,駝鈴悠悠,遼闊蒼茫,健壯淳樸的裕固族牧人,手里揮揚著駝鞭,趕著駝群在戈壁上盡情的奔跑,在遠處的帳篷旁,慈祥的老“安格”煮著香濃的奶茶,微笑著注視從遠方歸來的孩子……
《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230×180cm
多年前的王曉銀老師在初次的肅南采風中,一下子就被這種濃郁的民族風情深深打動。四野蒼茫,天地遼闊,裕固人的熱情淳樸,顏色艷麗的民族服飾,以及在戈壁上有象征吉祥意味的駱駝,還有那一張張滿是高原紅的笑臉,都讓王曉銀老師從此魂牽夢縈,五十六個民族中的這朵堅韌艷麗的草原小花也就此悄悄地在王老師的心頭綻放了。
《春風吹過明花灘》240×70cm
作為一名在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的土生土長的西部畫家,如何用手中畫筆,去描繪、展示心中摯愛的裕固風情,從而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裕固族,關注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就一直是王老師思考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藝術就是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過程。一位優秀的藝術家應該是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對美好的景或是人、物,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并傾注他所有的感情,從而不斷地用畫筆來提煉、表現,最終用作者自己的情感來感染、打動他人。
《裕固駝情》240×70cm
王老師的最近一批裕固題材作品,筆法自然流暢,用墨考究,注意細節描繪,把裕固人的熱情奔放、色彩鮮艷的民族服飾以及細致入微的面部表情都表現在了創作中,就連在一側撒歡的獵狗也是惟妙惟肖,駱駝或四蹄飛濺肆意在戈壁上奔跑;或悠然自得埋首咀嚼嫩草;亦或目視前方,順著主人指引的方向奔向家的方向,畫面整體大氣遼闊,把夏季戈壁的美麗景致,以及駱駝和族人之間相依相偎表現的淋漓盡致,共同演繹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的博大情懷。
《祁連山下明花灘》240×70cm
心有所愛,筆端飛揚。在文學創作中,人們都說“文如其人”,其實在美術創作中也是如此——畫如其人。在中國畫中筆墨美和人格美是相互應對的。跟王老師接觸過的人都了解,王老師本人的性格十分毫爽,充滿了西北漢子的豪邁和灑脫,在我的印象中,王老師根本閑不下來,每天早上七點不到,就到畫室練習技法,幾乎每周周末都會抽出時間去城市周邊的草原、戈壁采風,感受、體驗生活。
《戈壁駝行圖》136×68cm
一草一木總關情。那里遼闊曠遠的戈壁,碧波粼粼的高原海子,堅韌不拔的駱駝,熱情淳樸的民風,真實的山水林草都被王老師充滿真心、真情的畫筆表現的淋漓盡致。王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的體現著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指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畫人、畫景,難畫情。正是因為對這片故土愛的深沉,所以王老師的作品才會充滿深深的震撼和感動。
《春風吹過明花灘》136×68cm
作品《晨》中,一輪紅日在天邊慢慢在天邊浮現,萬物開始蘇醒,戈壁上新的一天開始了,勤勞的裕固族青年唱著悠揚的山歌,揮揚著駝鞭向遠方跑去。早晨是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開始,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民族的未來,駝背上的裕固青年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走向遠方、走向未來。
《大漠行》136×68cm
王老師的作品中還透露著對青少年深深的人文主義關懷。在作品《歡樂的童年》中,畫中幾位裕固族兒童騎在駝背上熱情的交談,看似是剛結束一場激烈的騎駱駝比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比賽盛況,說到高興處開懷大笑……恣意的笑聲和燦爛的陽光一起為我們呈現了戈壁的美好和希望。整幅作品畫面靈動,色彩明艷,孩子們漂亮的高原紅、顏色鮮艷的民族服飾、緊緊拉著駱駝鞍繩的強壯有力的小手,都顯示出裕固兒童無拘無束的天真爛漫和肆意灑脫。在作品《大漠奔駝》中,兩個牧人揮揚著駝鞭,大駱駝帶著一群小駱駝,眼神堅定奔向遠方。不論是青年兒童還是駱駝,最美是少年,相信戈壁母親孕育的兒女一定能夠讓民族的明天更加美好!
《戈壁祥云》136×68cm
習近平總書記講到“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少數民族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我們年輕人要對少數民族文化進一步加深了解,就如總書記所說,“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加強民族融合,“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王老師的裕固風情系列畫作,就是堅定文化自信的代表,用手中畫筆生動講述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動人篇章,保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生動實踐。
記得有一次美術館舉辦畫展,王老師的裕固風情系列作品在畫展中心陳列有一位老人家在看完王老師的作品后說:“這個駱駝畫的就像真的一樣”!
《戈壁的風》136×68cm
“真的一樣”,這個定義也許有的畫家不愿意聽,但其實這個“真”,它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像”。我們大多數人觀賞一件作品,可能對美術鑒賞的專業術語不太了解,無法準確表達對畫作的真實感受,便籠而統之地說是“畫得像”、“畫得好”,從而引起了畫家的一些誤解。其實,這個“真”是很難得的。首先要“形”像,形狀、體態、樣貌要跟原物符合;其次“神”像,優秀的畫家用自己的藝術觀察力和表現力,把自己飽滿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讓觀眾有所思考,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精氣神和內涵。我想這位老者覺得“畫的就像真的一樣”一定也是感受到了駱駝所表達的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任重而道遠,不管身上背負著超過自己體重多少倍的重物,都還是眼神堅定的一步一個腳印駛向充滿希望的遠方。
《春風吹過》136×68cm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被大眾感受到畫家的情感和表達,從而達到情感上的共鳴,我覺得這就是一位畫家的高光時刻,也是一位藝術家接受到的最高褒獎!
“筆墨當隨時代”,我們感動于王老師所說的:用手中畫筆,內心的熱情,創作出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的藝術作品,永遠用真情來呵護藝術。
我們期待。
《早春時節》137×68cm
《裕固明珠》187×97cm 2020年
《春風時節》136×68cm
《秋》136×68cm
《初冬》136×68cm
《明海駝歸》136×68cm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