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東北三省研學實踐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冰雪研學高峰論壇在中國雪鄉研學營地順利召開。本屆論壇由黑龍江省教育廳統籌部署,省教師發展學院主辦,來自吉林、遼寧、及山西、上海等教育界、高校、研學營地、旅行社及行業代表,共計230余人參加了此次高峰論壇。
論壇以“匯聚東北三省教育智慧,做強做優銀色冰雪文化”為主題,圍繞研學旅行政策趨勢,業態開發、基地打造、課程設計等多個關鍵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經過兩天的探討與分享,與會專家嘉賓一致認為在研學旅行活動中最關注的是研學旅行活動的安全、最缺乏的是專業的研學旅行導師、最急需的是特色的研學旅行課程。而本次論壇正是以“匯聚東北三省教育智慧,做強做優銀色冰雪文化”為主題,旨在充分整合行業資源,通過深度、多元交流,集思廣益,聚焦產業前沿,凝聚行業共識,形成發展合力,為黑龍江省五色研學旅行事業發展引入新視野、新理念、新模式,為提升黑龍江省中小學生核心素養提供新思路、打開新窗口、孕育新天地,全力開創黑龍江省基礎教育改革和研學旅行事業新局面。
【巨筆擘畫藍圖,集聚優質資源】
開展冰雪研學實踐教育是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旅游強省戰略的重要任務。
中國雪鄉國家森林公園,作為牡丹江市首批冰雪研學基地,省十四五研學營地,始終秉承教育情懷,致力于依托大冰雪資源發展青少年素質教育冰雪研學旅行事業。
獨特的地理環境。雪鄉有兩座近1700多米的高峰,兩山山頂終年積雪不化,遍生高山偃松、岳樺,受日本海暖濕氣流和貝加爾湖冷空氣交匯影響,雪鄉的積雪期長達7個月,積雪厚度高達2米左右,是中國雪量最大、雪粘稠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冬季,皚皚的白雪在負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每年,春天來臨,別的地方已經春暖花開,這里依然是冰雪未化,這里被公認為擁有最美的雪景,雪鄉已經邁入中國冰雪旅游的一線陣營。
個性化的冰雪課程。營地根據雪鄉國家森林公園地域文化特色、學生年齡特點、結合營地教育本質和學校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精心打造了以冰雪中的童話世界、冰雪中的林區人家、冰雪中的運動普及,冰雪中的科學探秘、冰雪中的民風民俗、冰雪中的紅色精神、冰雪中的藝術創客、冰雪中的綠色經濟為主題的冰雪研學課程體系,形成以營地為樞紐,基地為站點的研學實踐教育網絡,開發出小學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以省情國情為主,寓教于樂、體驗式、探索式、差異化的“銀色”和“紅色”課程36節,規劃設計出研學實踐教育線路9條。
完善的管理機制。雪鄉國家森林公園建立了安全管理、團隊管理、服務管理、場地管理、財務管理等五方面管理機制,著手于創造國家一流研學營地,并建立了景區安全防范體系、研學旅行安全防范體系等,利用視頻監控對研學行程、室外教學場地進行實時監測,并通過景區的IP網絡廣播系統對研學行程進行實施糾正和指導,通過派出所、交警隊、消防隊、景區巡防大隊、酒店保安等進行聯動,多方面、多角度強化景區研學旅行安全保障力度;通過景區大數據中心,對景區研學旅游客源地、性別、渠道等信息進行了統計與分析,為未來雪鄉景區研學旅行研究提供數據保障。
專業的師資力量。營地研學、營地教育是一種橫跨教育和文旅領域的綜合性旅游服務,為了保障師資建設的最優化、專業化發展,營地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定期在省內高校的師范類、旅游類、營銷類等專業學生中選用人才,進行師資人才儲備,并定期進行業務提升培訓。目前,雪鄉營地研學旅行師資團隊共有專兼職人員46人,均具有漢語言文學、旅游管理等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并在景區工作三年以上,擁有豐富的研學實踐活動引導和指導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高度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處理能力,具備與所從事崗位相適應的專業技術和素質,12人參加了省研學導師的專業培訓,16人考取了導游資質證書,2人考取心理咨詢等級證書,師資團隊能為研學旅行者提供及時、有效、最佳的服務。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曾說,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
隨著研學旅行的蓬勃發展,必將對青少年在團體生活鍛煉,陶冶情操,開闊見識,傳承文化基因,增強社會責任感,激發愛國主義情懷等方面教育產生積極影響。
【“旅游+研學”雙擎驅動助力景區服務提升】
“旅游+研學”雙擎驅動發展,是機遇更是考驗。雪鄉要從地源文化推廣、服務水平提升、旅游產品優化、管理機制加強、游客體驗等多個方面切入,全面提高,真正把冰天雪地的美麗文化,總結出來,傳承出去。同時,也要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我省“五色”研學實踐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