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由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作協《詩刊》社主辦的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四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在四川瀘州拉開帷幕。
會議期間,記者采訪到了參會詩人涂擁。涂擁是瀘州人,川江都市報《川江》詩刊主編,瀘州市作協副主席、詩歌專委會主任。涂擁是一位“新歸來詩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曾在海內外100余家報刊發表過文學作品。中斷寫作20年后,2015年重新習詩,歸來后寫作了大量詩歌。著有詩集《面你而坐》、詩文集《坐看云起》。涂擁的很多作品對故鄉瀘州,以及自然萬物進行了熱情洋溢的抒寫,有著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記者請他聊了聊對瀘州、對詩歌的感想和體會。
記 者:您此次參加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最大的收獲又是什么?
涂 擁:從2017年國際詩酒文化大會開始舉辦,我已經連續參加四屆了。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有更多的國內外朋友知道了瀘州,發現了瀘州,來到了瀘州,對瀘州有了更多的了解。湯養宗、安琪等詩人還寫出了很不錯的瀘州詩歌。他們的深度參與,也加深了瀘州舉辦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的意義。對我個人來說,參加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活動,最大的收獲就是結識了一大批優秀的國內外詩人,與他們的交流接觸,對我更新自己詩歌觀念和認識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記 者: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特別提出“讓詩酒溫暖每個人”的主題,請談談您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涂 擁:今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同時也是國家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所以這一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的主題就是“讓詩酒溫暖每個人”,旨在傳遞詩歌“撫慰心靈、觸動人心”的溫暖力量。大會期間,詩人們深入三個扶貧村落,感受新農村新氣象。這也是作為詩人應該盡到的義務和責任。而且,這也是我們在寫作中所涉及詩歌題材必須有所反映的一種具體表現,是對具體生活和愛的一種呈現。
記 者:您作為瀘州本土詩人,請您談談您詩歌當中對“故鄉”抒寫的主題。
涂 擁: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瀘州人,我深深地熱愛著故鄉瀘州,曾經為它寫了很多關于地理以及文化方面的詩歌。但是,另一方面,我認為,詩歌中的故鄉,應該還有一個更恢宏的指向,它不僅僅是地理中的一草一木,或者一磚一瓦,更多的應該是人們心靈的故鄉,人類的故鄉。
記 者:您曾因為工作的原因中斷寫作近二十年,您能談談您是如何回歸到詩歌道路上的嗎?詩歌對于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涂 擁:我中斷了20年的寫作,在這20年當中,我曾以為自己再也不會與文學有緣。我喜歡旅行,喜歡自然山水。當自然山水和一些社會現象在我的頭腦中積淀發酵,勢必要有一個出口來加以疏導,在這自覺與不自覺的過程當中,我又重新寫了起來。時代在進步,當下人們的審美認識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很想寫出讓自己滿意的詩歌作品。我現在的寫作,很少再有年輕時的那種功利思想,只想將自己真實的內心以及對人生的一些看法在詩歌中很好地表達出來。待到年老時,回顧自己曾經的生活,會覺得實在。詩歌對于我來說,意味著重新找到一個方向,找到一種生活的方式,讓自己在解決了溫飽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豐富起來。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