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67年10月生于北京,齋號貴謙堂,北京大學藝術學系研究生,擅畫寫意花鳥及人物。八十年代,先后師學于郭鐘永(婁師白弟子)、張世簡(中央工藝美院教授)、李世麟(王雪濤弟子)、婁師白(齊白石弟子)、齊良遲(齊白石四子)等,在全國十余個省市舉辦過畫展,作品在國內外各類大型美展中獲獎百余次。
曾被邀請參加“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書畫展”、“中央電視臺建臺40周年書畫展”、“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00周年書畫展”、“援助西藏希望工程書畫展”、“紀念黃道周書畫展”、“中囯囯家畫院學術邀請展”等百余次公益展。
菲律賓《商報》曾多次做過整版專題介紹。曾出版專著四本,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文章及作品近千件,傳記被《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創業英才》、《中國優秀專家學者大辭典》等數部辭書介紹。
近年研究秦漢溯源文化,主攻項目有畫像石、磚、陶文、漢灶等,在《中國文化報》、《中國文物報》、《中國貿易報》、《書法報》、《畫壇》、《意境》等刊物發表十余篇學術性文章。現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總工會職工書畫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首都企業家詩書畫院院士、北京金融街文聯副主席。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漢畫學會會員。
清厚醇雅
——記畫家王琳的花鳥畫
于少平
王琳是非常有才情的花鳥畫家,記得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他的花鳥小品時,一種清厚醇雅的筆墨、率意自然的格調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清淡、平和、文雅、筆簡形具、得之自然、有南畫之風。
中國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無比豐富的技法和抽象的筆墨形式,歷代中國畫大師無一不在其中苦苦求索。黃賓虹大師語:“氣在筆力,韻在墨彩”筆墨于中國畫來說是根本、是生命。見筆見性,有墨有情,直接能體現畫家的品味、格調。王琳對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青藤、八大、虛谷、白石等大師,都是在筆墨中立品。
從王琳的花鳥畫小品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在中國畫的筆墨中是下了大功夫的,對他來說,對傳統筆墨的學習和研究,就等于他對中國傳統審美的歷程與回顧。
王琳畫得輕松自如,他的作品率意自然。率意是一種狀態,是散、是逸、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心隨筆運,隱跡立形。筆墨于物,物既是心,他將筆墨融于自然與心靈之間,超脫凡俗,使自己的作品有很高的境界,方寸之內,形神皆具。對傳統美學意境與意象的把握,非常到位,充分體現了他的才情。我很愿意看王琳花鳥畫中所創造的筆墨形象,惆悵落寞的小鳥、半枝無助的折花,還有無意而為的筆墨、虛無至極的荒闊意境,無一不流露出文雅、書卷之氣。
王琳擅用水墨,水與墨呈現出來的種種變化,在他的筆下運用自如、細膩準確。筆墨隨心,其心中之天趣,使觀者眼為之所迷、心為之所動,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他的作品總能顯現一種靈性,通過蘊蓄之至的墨韻來傳達再現自然之神采。
徐渭曾有語:“不求形似求生韻。”我們期待著他把這種風采發揚光大。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