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下午,“張仙利和她的創智腦聯網”成果匯展系列活動之二“當藝術與科學相遇”主題沙龍,在西安曲江銀座酒店文意復興文創空間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陜西省國際文學藝術促進會和香港大公報文匯報西北中心聯合主辦,西安創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西安點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藍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巴洛克音樂學校協辦。
郁達夫小說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延河》雜志副主編、著名作家弋舟,法國賽峰科技獎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導師曾慶豐分別作為藝術家和科學家代表受邀成為本次活動的對話嘉賓。
特邀嘉賓弋舟(右一)和特邀主持人賈妍(左一)
特邀嘉賓曾慶豐(左二)
陜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李鎖成,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歷史、陜西省書協第四屆副主席兼秘書長、陜西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史星文,西安新絲路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王云珍女士,陜西瀛久律師事務所主任趙紅艷以及各界的朋友們應邀參加活動。民進陜西省常委、民進西安常委、民進雁塔區工委主委、雁塔政協常委、陜西省西安高新第一學校、西安高新第二學校校長高楊杰特意委派陜西省學科帶頭人、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名校+教育聯合體藝術中心主任、高新區教育局中學音樂教研員王明媛,西安高新第二學??茖W教師孫萍及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優秀藝術畢業生陳韻爾等到會祝賀,民進雁塔區工委副主委李明也特意委派雁塔區政協委員、民進雁塔工委委員,民進曲江支部主任馬超及民進會員吳斌、謝丹到會祝賀。
《創智腦聯網》是張仙利集半生心血研發而成一個系統學說。
該體系從宇宙科學出發,借助哲學的思考,用文學藝術及人類多元智能的綻放與結果代為演繹,通過七大系統環環相扣的邏輯關系,于潛移默化中幫助人們在宇宙的自我,和自我的宇宙中尋找自然及人類的來龍去脈。所有的尋找都是為了通達智慧,獲得人生幸福。
“創智腦聯網”七大系統是一個環環相扣,且具有內部循環規律的閉環體系。所謂的閉環,說的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從宇宙出發,完成自我創造和綻放后,最終回歸宇宙。另外,創智腦聯網的七大系統彼此互聯又各自獨立。七大系統告訴人們,人與宇宙比起來不過是一粒微塵,但人的大腦卻可以包容并思索整個宇宙?!皠撝悄X聯網”要做的就是用人的大腦這個無限的網絡迎接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進入其中(大腦就像一個會客廳,不會忽視任何客人的存在)。那些有幸與人的大腦潛意識相遇并能迸濺出火花的事物,必將在潛意識的指揮下從混亂走向秩序,從黑暗走向光明。
“創智腦聯網”這個具有哲科思維的教育訓練體系,不僅可以運用到青少年的素質教育,還可以運用到多個領域及眾多行業,比如親子教育、文學藝術類培訓、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管理及創業培訓、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女性心靈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聽完張仙利的介紹,大家才明白,原來,“創智腦聯網”是一個貫穿了科學思維與哲學思考,以及美學思想和德育先行方針的生命教育訓練模型。
活動現場,大家觀看了《張仙利用顏色燃燒自己》的視頻油畫賞析后,倍感震撼和驚奇?;顒又鞒秩速Z妍問道:一個完全沒有受過美術專業教育的人,從來沒動過畫筆的人,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開宗立派,創作出幾百幅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夢像派系列油畫作品?
張仙利告訴大家,繪畫是她生命中的一個意外。而這個意外完全歸功于她的創智腦聯網系統學說。這批油畫作品是對創智腦聯網七大系統實用價值的一個最好驗證。
張仙利(中)向大家介紹創智腦聯網
張仙利曾經當過老師,也做過一校之長,對教育情有獨鐘。她也一直對中國的教育現狀憂心忡忡。盡管她通過長篇小說《高門檻》揭示了當前中國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但對未來教育的思考和探尋仍在繼續……當她站在諸多世界大師的肩膀上跨界學習時,當她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和諸多磨礪不斷實踐和探尋時,她的創智腦聯網便因此誕生了。她通過自己研發的創智腦聯網系統學說幫助自己創造出無限美好的自己。她說,所謂無限美好的自己就是蛻化掉人性中的魔性,逆襲自己,釋放出人性中的神性,成為一個真善美的發現者、踐行者和傳播者。這個實戰過程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自我教育的過程。而創智腦聯網的七大系統(宇宙-生命-夢想-信息-創造-綻放-結果)完全可以幫助一個人完成尋找無限美好自己的全部過程。
在探索腦聯網學說的近十年里,張仙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讀書和分析文章,整理并提煉一些對她的腦聯網有用的理論和觀點,并不斷地加入自己的思考和體驗,再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和重復的驗證后,再去埋頭寫自己的研究性文章。
有時她會在繪畫時,從色彩和所塑造的畫面里,禁不住想到腦聯網七大系統的內循環規律和邏輯關系,有時她在聆聽那些激蕩生命的音樂時,突然有種想和宇宙世界談戀愛的沖動。當然,她也會在藝術的創造中把科學抓在手里,并癡迷地學習東西方哲學、量子力學、宇宙學以及心理學和超級心理學,甚至于之前很少去閱讀的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她常常會情不自禁地走進這樣的迷宮,一任思想的探頭悠然漫步,那里星光更加燦爛,色彩更加豐盈,那浩瀚無垠的宇宙更讓她著迷。
特邀嘉賓弋舟與張仙利的結緣也是因為腦聯網和夢像畫,這種因藝術相遇的親切感讓彼此的生命獲得各自的喜悅。弋舟老師大學主修的是油畫專業,如今蜚聲中國文壇,摘得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等諸多文學獎的桂冠,被譽為中國短篇小說圣手。弋舟說,張仙利的夢像畫顛覆了他對油畫的固有認知,他希望人們能從張仙利的畫中重新找回被剝奪的審美權力。弋舟不止一次地說,張仙利的確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
無獨有偶,特邀嘉賓曾慶豐也是因腦聯網和夢像畫與張仙利結緣。他以《科學、生命、藝術》為題解讀了從化學元素表中的原子如何演化成為宇宙與生命這樣極其復雜的藝術系統。
曾慶豐說,在人們眼里,科學往往是嚴謹、精細、高冷的代名詞,藝術顯得更加發散、活潑、親和。品鑒張仙利創作的夢像畫,首先感觸到的是一種濃郁的藝術氣息,細細品味后,卻更想弄明白這些藝術元素從何而來?的確,我們都想解讀這些看似從天而降的畫作!
事實上,科學與藝術如同空氣和水,如影隨形,滋養和陪伴著我們。他們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孿生兄弟,記錄著我們認識世界、創造世界的全部過程,讓我們感到安寧和振奮!
科學不是凝固的,他是有生命的!就像這些夢像畫,最終畫面是靜止的,但其創作過程一定如同孕育生命般,是一筆一點的心路歷程。這些色彩的搭配、色塊的融合、層次的協調,如同生命細胞的分化增殖,在能量聚集的瞬間又形成生命體成長的大爆炸。欣賞張老師的畫作,如同在做思維的體操。這不是對客觀世界的寫實,而是對智慧的思考,讓色彩光譜與思維邏輯形成同頻共振,讓科學與藝術形成強烈的碰撞與共鳴。
活動進行到最后時,曾慶豐說,藝術不僅僅是用來觀摩和欣賞的,它也有著獨特的實用價值?;顒蝇F場,張仙利被邁海材料基因組國際研究院聘請為首席品牌顧問。這是張仙利和她的創智腦聯網系統學說正式運用到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品牌塑造的首例。曾慶豐講道:現代科技為生產力的轉化與提升做出了非常積極的貢獻,但是企業文化和企業品牌管理是維系產業健康發展的精神支柱。我很榮幸能請到張仙利和她的創智腦聯網為物質科學和先進制造賦能。
在王云珍會長(左一)的見證下曾慶豐董事長(中)向張仙利(右一)頒發聘書
省作協黨組成員,陜西文學院院長李鎖成贈送書法作品表達了對張仙利的祝賀和贊美,他稱張仙利為“云游無際”的作家、畫家和企業家。
李鎖成(左一)向張仙利贈送墨寶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理事、陜西省書協第四屆副主席兼秘書長、陜西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史星文贈送書法作品“詩情畫意”。
史星文(左一)向張仙利贈送墨寶
陜西瀛久律師事務所主任趙紅艷分享了她與張仙利的相識相知經歷。她從行為心理學角度對藝術和科學進行了精彩解讀:它們都是對客觀世界的意識表達,在其巔峰都能觸及人類靈魂深處,從而震撼我們的心靈,激發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張仙利的夢像畫正是對這一意識過程的藝術性表達。
趙紅艷(左一)做分享
與會的絲促會會長王云珍女士也介紹了她創立協會的初衷,就是要整合陜西的科教資源,集合專家、學者和專業人才的智慧,塑和諧文化、走科技絲路。王會長說,張仙利正是絲路和諧文化的領軍人物。
活動尾聲,巴洛克音樂學校校長、著名吉他演奏家楊遐為與會觀眾演奏了美妙的吉他曲。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馮夢真演奏了大提琴曲目。他們從音樂的角度再次闡釋了藝術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強大感染力。
楊遐音樂表演
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馮夢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