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1952年生于江蘇金壇。1976年畢業于江蘇省宜興陶瓷工業學?!,F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
四十多年專業從事紫砂藝術品的創作研制工作。作品風格在中國工藝美術界和陶瓷界和而不同、卓爾不群,得到行業內的肯定和贊許。三十多次榮獲全國性藝術評比的金、銀、銅獎項;作品連續兩屆入選第十屆、十一屆全國美展。1990年創寫“新爨體”榮獲全國最高獎項,并被國家作為使用新字體。多篇專業學術論文在全國核心刊物發表;多件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大器磅礴
——淺談王亞平的陶藝
眾所周知,中國宜興向來被贊譽為第一“陶都”,悠久的制陶史可追溯至大約六千年前,而紫砂從一開始就依托了一個高起點,雖然應用于制陶業只有區區幾百年的光景,但是伴隨著飲茶而生的茶文化和茶道思想的形成,逐步指引紫砂這一特殊的材質和工藝向著茶器制作的主流方向不斷發展,尤以紫砂壺享名于世。武夫愛酒,文士好茶,自宋代起,文士直接參與造型設計的方式,更是把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精神和審美情趣融入到制壺中,把紫砂壺推向一個新高度,名匠輩出,不勝枚舉。時至今日,人們談及宜興紫砂陶藝的印象,必定首推紫砂壺,固有的認知使小小的茶壺似乎也無比驕傲的定格了紫砂陶藝的巔峰。
世事變幻,滄海桑田,時間總會在一個必然的周期節點,給予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反叛世俗,突破常規,孤膽創新,為其畢生追求的藝術領域注入嶄新的理念,以令世人震驚的姿態孑然傲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王亞平和他的紫砂大器幾近完美地詮釋著這一點。盡管作為一名國大師,他的茶壺,尤其是方壺的制作工藝和藝術創作已到達極高的水準,多次獲得國家高標準的獎項,但是,唯有其獨創的紫砂大器才是歷史性的創舉!
多年前,有幸得以在他的陶藝工作室小坐片刻,推開一扇陳舊普通的木門,展現在眼前的景象使我豪不自知地停駐腳步,瞬間鎖定心神。室內西面墻壁橫掛著大幅的書法作品,幾乎占據了整個墻面,所書字體前所未見,觀之厚樸古拙與行云流水兼容,能夠真切的感受到這一新興的書體集歷代多種書法體式之大成,甲骨的稚樸、鐘鼎的爛漫、大篆的雄健、漢隸的正奇···是書且畫,氣魄精神直震人心,靜心品讀良久,方才悟出所書內容正是岳飛的“滿江紅”。他所創寫的“新爨體”,也被俗稱為“亞平體”,當仁不讓榮獲全國字體設計大賽最高獎,并被國家推廣為使用新字體。自兩漢至魏晉,書法字體已經具備空前多元化的態勢,所謂“不純粹”的寫法大量存在,屢屢突破“規范”,不斷向新書體銳進。建立在深厚廣博文字研習基礎上的“亞平體”,不僅僅為中國書法字體的演進增添了耳目一新的一頁,同時,更成為王亞平追求紫砂藝術改革創新和顛覆性突破的進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構成因素。
漢字歷來在陶瓷藝術的表現形式中只作為點綴性題款,傳統紫砂壺具的大小和造型并不能真正發揮中國書法藝術在工藝領域內的存在感和重要性,所表達的藝術概念和意識形態仍然囿于相對狹隘的工藝品范疇,使我們對宜興紫砂藝術的理解逐步趨向僵化。那么,被擺放在接待室正中央的紫砂陶藝作品“方正、大器系列”,在我國紫砂工藝領域里則完全是前無古人,橫空出世!怦然心動不足以形容當時內心所受到的強烈震動,也許用“極度震顫”來表達才更為準確。這一系列作品的藝術造型和藝術氣度,借鑒吸收了中國歷代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譬如石器時代巖畫,商周青銅鼎器,秦漢印章封泥,漢代畫像石刻,摩崖刻石,歷代書法體制等,與此同時,憑借幾十年對紫砂泥性的深度解析,制作技藝的精準嫻熟,燒制器皿的老到經驗以及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拓展表現和古詩詞的文學推崇,王亞平潛心創制的紫砂大器,方正系列高大端莊,體量龐然雄闊,主色調紅黑交錯,間飾金屬質感的釉彩;大器系列圓渾厚重,形制多樣,缸、瓶、缽、筒……,造型突出,過目不忘。他運用字體本身寬展奇樸且流麗多變的特點,結合詩詞的文字內容進行大塊面、不規則的分割構圖,以刀代筆、以刻代畫,在器皿的界面與界面之間環刻轉折,筆畫長短曲直、錯落有致;且刀法有陰有陽、有破有立,縱橫流暢般面面俱到;通過對紫砂泥質的特別處理,在糙如砂礫和膩若肌膚的質感中自由組合,靈活多變;漢字的線條和架構被夸張放大到主角地位,主導著視覺效果的方向,與匠心獨到器皿造型,紫砂泥的大地特性,詩歌詞賦的文化內涵,進行立體空間內的藝術融合,使他的紫砂方正大器作品在視覺上既呈現出先秦兩漢時期裝飾藝術原始彪悍的雄強氣魄,也蘊含著中國古典浪漫的情感意興和詩性的靈魂。王亞平誠懇的尊重傳統藝術但絕對不困局于傳統,努力尋求各個藝術表現形式恰到好處的貫通點,另辟蹊徑,力爭與時代需求相呼應,為宜興紫砂藝術的攀升發展和不懈開拓,大膽打開一條開闊的藝術探索之道。
幾十年來,不可貌相的王亞平始終辛勤執著地走在紫砂藝術的征途上,不僅獨創了紫砂大器,提升了紫砂陶藝的藝術高度,甚至將紫砂藝術的表現形式轉移拓展到大型茶臺、巨型雕像、壁畫方面,不斷尋求更加多樣化更加廣闊的藝術表現空間。到如今,已經有一百多件作品斬獲大獎,實至名歸!或許,我們可以給出這樣的定論,“閱盡紫砂六百年,大器磅礴亞平陶”。正如“滿江紅”里的詩句所吟誦的那樣,“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王亞平的藝術雄壯擴張,具備絕對的征服性和強烈的同感力,可以喚醒每一個觀賞者心中被平?,嵥榈娜諒鸵蝗障ゴM的生活激情和生命的原動力,重拾年少時的萬丈豪情,千里江山。(本文作者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研修班導師劉春明、藝術評論撰稿人梁鶯)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