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今日頭條歷史頻道、娛樂頻道、文化頻道、國風頻道牽頭,聯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鄂爾多斯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寧夏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四川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天津博物館、文博在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17家文博機構,共同發起 #博物館頭條#主題活動。助力博物館事業推廣,展現文博工作者風采,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
同時,頭條歷史頻道攜手文博在線平臺,在#博物館頭條#主題活動下,發起#遇見展陳#子話題活動,引領廣大網友共同見證「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的誕生。
活動于5月中旬啟動,主話題#博物館頭條#及子話題#遇見展陳#的雙話題征文活動同步上線。廣大網友可帶話題發布文章、微頭條、小視頻等,分享關于博物館、館陳藏品等相關內容,即有機會獲得平臺專屬定制獎品或榮譽稱號。活動持續到6月初結束,官方數據顯示,#博物館頭條#主題活動累計曝光1.9億,超3000名優質創作者參與,產出優質文博相關內容5000余篇。
#博物館頭條#主題活動邀請到李云迪、王佩瑜、楊麗萍等16位知名藝人,作為“博物館頭條推薦官”來為家鄉博物館代言,在普及文化知識的同時,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去了解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
來自于“彩云之南”的著名舞蹈家@楊麗萍 作為云南省博物館推薦官,在發文中細數紅土高原的美好和驚艷,感嘆勤勞的云南各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文明之厚重,誠邀廣大粉絲網友一起去關注去欣賞。
來自于川蜀大地的知名歌手、演員@羅云熙 作為四川博物館推薦官,發文邀請粉絲網友走進四川博物館,感受川博館藏的魅力,探尋蜀錦故鄉、巴蜀文明的痕跡。
來自吳地姑蘇的著名京劇演員@王佩瑜 作為蘇州博物館推薦官,發文列舉了諸多蘇州博物館藏品,帶領粉絲網友們感受吳地文化散發出的悠悠新韻、姑蘇城的儒雅意境。
同時,活動還吸引了來自歷史、文博、考古、文學、藝術等領域50余位行業名人的廣泛號召與參與,從不同視角聊文博、講述文物知識。
考古領域知名創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 通過系列發文,探討玉器制造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性問題,從宇宙觀層面看中華文明的起源。網友紛紛贊賞劉老師解讀到位、分析透徹。還有網友對“玉豬龍是不是北斗崇拜”的問題向劉老師請教,劉老師都積極回復、悉心作答。
文學領域知名創作者、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家喬葉 發文表達了她對農具博物館的偏愛,為廣大網友展示了她在貴州拍攝的“石磨”、“椅錄”等照片,笑談“椅錄”用她的家鄉叫“坐婆”,并解讀“她如一個老婆婆抱著孩子坐”一股濃郁的民間氣息拙樸可親。
活動還特別邀請到了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健威、云南省博物館館長馬文斗、鄂爾多斯博物館館長李銳、內蒙古博物院院長陳永志、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和副館長張玲專門錄制博物館科普視頻,在線為大家深度解析文博知識,帶大家領略各具地方特色的“鎮館之寶”,傳遞博物館特色品牌,感受文化魅力。
#遇見展陳#活動吸引了各細分領域眾多優質創作者的廣泛參與,爭做“展陳探索官”,講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博物館展品,分享自己眼中的文博,帶領廣大網友共同了解這些寶貝的由來、特點、歷史,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文明。網友們互動熱情高漲,有網友回應,“如果沒有實物,打死也想不到在那么久遠的年代會有這么精致的東西。”更有網友感嘆這些文物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不易。“博物館是我們一覽一個地方跨越時空的最佳所在。”清華大學簽約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丁萬明 感慨道。
#博物館頭條#主題活動完美收官,吸引了來自諸多領域的知名人士、優質創作者的支持與號召,廣大網友更是積極響應互動。此次活動在今日頭條掀起了一波關注文物、普及文博知識、了解歷史、感受地方文明的熱潮。將不斷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助力博物館事業的向前發展。今日頭條歷史、文化頻道長期致力于向公眾普及知識,闡述深度內容。期盼能夠有更多行業內的資深專家老師入駐今日頭條,共同呈現給廣大網民正導向的、專業的、全面的文化歷史內容。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