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國慶節來到了。這年恰逢共和國誕生25周年,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逢十要大慶,逢五要小慶,這已是不成文的規定了。共和國的開國總理——周恩來,自從1949年建國以來,每年一度的國慶招待會,幾乎都是由他主持的,這也已經成為慣例。然而,這次國慶招待會卻是“文化大革命”以來最隆重的一次。將要出席這次招待會的,不僅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有工農兵英雄模范,有各條戰線的先進工作者,有各方面人士代表,有世界各地的貴賓朋友。趙志田老師作為新中國書畫屆唯一一位受邀參加了此次招待會的代表,可謂是新中國畫壇領軍人物(新中國書畫藝術屆代表)。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了。7時整,大會開始了,葉劍英、鄧小平、朱德等領導人,還有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從宴會廳的側門走了進來。全場沸騰了,大家馬上起立鼓掌,坐在后面的人甚至都站在了椅子上。藝術家趙志田說,當時有傳言說周總理由于生病,可能不能參加國慶招待會,因此大家也紛紛猜測誰會出來主持宴會。當看到周理出來時,都禁不住地鼓起掌來。樂隊奏過《國歌》之后,周恩來在熱烈的掌聲中致祝酒詞。他那清晰、洪亮的聲音,傳向大廳的各個角落,人們用殷切的目光凝望著,每個熟悉這聲音的來賓再次感受了周總理那特有的講話魅力。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將周總理的講話打斷。
國慶賀詞講完后,鄧小平站在主席臺,面對會場高高舉起酒杯,并大聲對所有人說道:“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二十六周年干杯!”會場此時氣氛達到最高潮,主席臺上領導人們相互敬酒,主席臺下的人們也舉杯慶祝。那一刻,藝術家趙志田也同國家領導人一起高高地舉起了酒杯,慶祝祖國26歲華誕;那一刻,自豪、興奮、激動,難以言表。那一刻,定格成為了永遠,成為趙志田一生難忘的情景。
1975年國慶節成為他一生中最為榮耀和激動的時刻。如今,這位八旬老人,對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在藝術家趙志田老人的家中,老人向我們講述著那個年代里的激情故事。
趙志田,1940年出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蔣兆和藝術研究會顧問、文化部中國書畫院顧問
196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從師蔣兆和、葉淺 予、李苦禪、李可染、劉凌滄等先生。1965畢業后進入北京畫院,成為北京畫院 更名后首批專業畫家。
主要收藏紀錄:
為人民大會堂山西廳創作巨幅作品“巍巍太行旭日東升”(長10.5米 寬3.15米) 作品《塞上秋來》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中南海收藏
作品《農家飯》參加北京市美展,由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作品《大慶工人無冬天》中國美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 作品《會戰年代》參加全國美展,評為優秀作品;北京畫院收藏
作品《踏遍青山》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國家地質部博物館收藏 作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水利委員會收藏
作品《人間正道》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并被收藏 作品《瑞雪》被人民日報社收藏并入選畫集
作品《和平頌》首都博物館展出被北京市西城區政協收藏
作品欣賞: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