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一束暖光《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主題攝影展 ——原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先生主持AIAF北京創新教育中心實踐活動
AIAF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圍繞“藝術品金融”這一新領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從2016年創辦第一屆亞洲藝術品金融論壇,首創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課程開課,到2020年藝術品金融MBA課程全新上線,學院開發了《藝術品財富管理》、《國際藝術品評估》、《全球藝術金融家領袖班》、《藝術金融家青年領袖班》、《藝術品金融MBA》五大課程體系,知識體系涵蓋藝術品金融的方方面面,兼具行業深度與廣度,每年課程內容都會根據藝術品金融領域的最新趨勢進行迭代。
在過去的十余年中,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經歷了高速發展,現已躍居世界市場第三大藝術品市場,而藝術品金融是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一線城市如上?!拔膭撐迨畻l”和打造世界級藝術品交易中心的落地,標志著藝術品產業正在從愿景變為現實,而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占據了45%的份額(2018年數據)。
以此契機,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今年在東苑國際交流中心成立“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AIAF)北京創新教育中心”,用以更好服務中國藝術品金融行業,填補藝術品金融人才市場巨大空缺。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等級已下調為三級,2020年6月7日上午9:30,新近成立的“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AIAF)北京創新教育中心”舉行了第一次藝術金融實踐學習活動。
活動由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AIAF)創始院長范勇先生帶領,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先生、中國生產力學會副秘書長王海平、泰康人壽原監事長范伯雍先生、歐美同學會金融委員會秘書長胡力榮先生、歐美同學會美術家協會秘書長羅小華女士、中國非遺資源管理評價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黃中先生、北京文投文心資本董事長岳明先生、中融匯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娟紅女士、中國古絲繡精品收藏家、盧森堡《宮? 中國藝術基金》創始人、舊金山市對華辦公室戰略顧問、原法國里昂證券中國首席代表、荷蘭銀行亞洲區董事兼中國地區董事總經理孫華琍女士、東苑國際交流中心總經理、AIAF副院長、AIAF北京創新教育中心負責人卜立建先生、北京逸如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湯瑩加等熱心支持學院發展的各界領導、金融界人士和學院部分在京學員20余人參加,共同觀摩《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主題攝影作品展。
楊凱生先生,工商銀行原行長、銀監會特邀顧問,以其對金融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廣泛影響力活躍在當代中國,又以其對鄉土重構的理解、對國家戰略與歷史變遷的深刻體悟融入攝影,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個人攝影作品。作為當代中國極具代表性橫跨金融與藝術的跨界金融藝術家,學院榮幸邀請到楊凱生先生作為學院的學術顧問智庫專家,主持“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AIAF)北京創新教育中心”首次藝術金融學習活動,并為大家親自導覽講解《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主題攝影作品展。
《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主題攝影作品展以專業攝影作品為載體,通過一位親歷中國幾十年巨變老金融家深刻的社會洞見和人文廣角、將其從大山里帶來的愛心暖風拂過現代都市人的心田。此次疫情后的觀展,尤具社會意涵。
《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攝影作品展里的這一幀幀影像——美麗、深邃、明快!她們溫和而真實地詮釋了國家堅持倡導的扶貧攻堅計劃的社會積極意義及脫貧豐碩成果——深遠、懇切、光亮!
風從哪里來?雁過無痕風有情,有情風潮萬里來。透過大涼山、大巴山區孩子們清澈、期待的眼神,讓觀展人感受到攝影家深切的鄉土情懷,看到了這片土地的希望和未來。
觀展結束后,全體人員來到多功能廳,一邊聆聽楊凱生先生細致闡述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一邊暢談觀展感受。
期待楊凱生先生的攝影作品能夠給這疫情后的世界帶去多一些亮光,能夠分享給國內外更多觀眾,讓更多的朋友從藝術的視角深切地了解和感受到美麗祥和的中國大地上勤勞務實的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態,期待更多的朋友通過觀看這些攝影作品,聽到大山里生活艱苦但不失樂觀生活態度的同胞告訴山外城里的人,面對自然的困厄、面對未來,“不要怕”、“前方更光亮”。讓這疫情后的一束暖光照亮溫暖大家的心房。
AIAF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
創始院長范勇(右)、副院長卜立建(左)
與楊凱生先生合影
參與觀摩學習活動全體人員合影
責任編輯:王星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