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在千年古鎮新市,清大畫家沈銓故居,以“仙鶴高飛、修靜延年”為主題,由新市文聯和沈銓研究會主辦的一場現場書寫活動正在靜靜地舉行,除了三、四個工作人員和陪同者外沒有其他參觀者,一切按照疫情期間防控措施進行。這位在寧靜堂下揮毫書寫者正是著名藝術家徐戎先生。
著名藝術家徐戎提倡回歸自然,澄懷觀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主張藝術一定要因思想精神性而存在。近幾年來,他走進美麗鄉村、千年古鎮,把畫案設置在青山綠水和自然生長的建筑中,進行一系列的書寫行為藝術而具較大影響力!
新市古鎮,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其前身為陸市,古稱仙潭、遵道。位于浙江德清縣,距今已有建鎮歷史1700多年。千百年來居民臨河而建,傍橋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風情。
新市是浙北地區大運河側的重要商埠,自古繁華,民風質樸,人才輩出,自南朝著名道學家陸修靜筑樓讀書于此,這里也是清代花鳥大畫家沈銓的故里。
沈銓(1682—1760),清代畫家,字衡之,號南蘋,新市人。少時家貧,隨父學扎花,20歲左右從事繪畫。工寫花卉翎毛、走獸,筆墨工致,特別注重渲染,以精密妍麗見長。雍正九年(1731)沈銓應日本天皇之聘,偕弟子鄭培、高鈞等東渡扶桑,僑居長崎,留海外授藝三年,從習畫者頗多,被譽為“舶來畫家第一人”,形成了長崎派,至今仍對日本畫壇影響深遠。歸得金帛散給友朋,橐仍蕭然。
“新市的沈銓故居,前幾年在政府的推動下,搬遷了10幾戶居民,經過修繕保存完好。作為一個展覽、學術研討的文化載體已對外開放,以期發揮更好的作用。今天邀請徐戎老師來,也是沈銓故居今年舉辦的第一次文化活動。” 陪同的新市老領導姚永奎笑著對徐戎說。
“我之前瞻仰過沈銓故居已有六、七回”,現場書寫之前,面對故居沈銓像,徐戎以虔誠恭敬心深深作揖,并于院子里汲泉煮茶,以茶湯供奉,以示敬仰之情!
即將開始書寫第一幅作品,“仙鶴高飛!” 徐戎拿起了毛筆,邊添墨邊解釋:
“沈銓是清代早期著名花鳥畫家,設色濃艷華美,用筆工整細膩,造型精準嚴謹。沈銓的花鳥遠追宋代黃荃寫生院體,近摹明代呂紀富麗華貴。日本歸來后一直為宮廷作畫。”
“沈銓是清代畫仙鶴第一人,《鶴壽富貴圖》是沈銓的代表作。丹頂鶴自古以來被賦予了多種美好寓意,又被稱為仙鶴。仙鶴高飛,象征品德高尚;古人認為仙鶴長生不死,象征著長壽;神話故事中,仙鶴常作為仙人的坐騎,又象征著祥瑞美好。傳統繪畫中,仙鶴經常作為創作的主角,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盼。仙鶴高飛,也表達近幾年來在新市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新市發展迅速,一個騰飛中的古鎮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
第二幅書寫的內容呢?
“修靜延年!是修靜即非修靜是名修靜。寫這四字,是指陸修靜祖師又寓修心養生之道,兩者兼有。新市歷史上不僅是道教圣地,還是個養生佳處。延年,指生生不息,永永久久。寓意長壽吉祥的美好祝愿!”徐戎這樣詮釋。
陸修靜(406—477年),字元德。南北朝時新市人,懿族。道教上清派宗師。三國吳丞相陸凱的后裔。陸修靜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流,認為齋醮是求道之本,然后復以禮拜,課以誦經,即能成道。經陸修靜改革后的道教成為南朝天師道正宗。其著述有200多卷。是我國道教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歷史上,新市古鎮的建筑布局完全按照道教之寓意建造。
“陸修靜和沈銓,這兩個新市歷史上著名人物,相差1200年,我還發現他們之間有關系,沈銓完全在古鎮遵道之濃郁氛圍中熏陶影響下長大的,沈銓畫仙鶴,畫吉祥富貴,日本歸來后,金帛散盡友朋,其蕭然心態之表達,皆為道中人之隱喻。” 徐戎先生有自己的見解。
最后的一幅書寫,又是什么呢?
只見徐戎沉思片刻,忽瞬間下筆,意在筆下,節奏自然,最后慢慢收筆,一幅“村歌社舞更風流”的橫披呈現在大家面前,引起了熱烈的掌聲。
“歷史上寫新市的詩詞很多,我從廿幾首詩里發現有絕大多數寫到酒樓,寫到酒醉,還寫到茶。說明新市的繁榮繁華。宋楊萬里有《宿新市徐公店》二首,這其二:
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酒樓。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我只寫最后一句,毛主席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里我就借古喻今吧!”
臨近中午,最后的書寫圓滿結束。
“今天徐戎老師的現場書寫,使大家受益匪淺。新市古鎮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正在不遺余力地深入挖掘,也整理總結了不少成果。徐戎老師這三幅作品,沈銓故居將永久收藏陳列。” 對新市歷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姚老書記最后總結道。
自從前的室外到如今的室內,這是一場特殊時期的現場書寫活動,安排卻井然有序。
在深入返歸書法精神內部的同時,打破固定的書寫內容和規則,又契合對鏡物的歷史文化底蘊的當代書寫,應該說,著名藝術家徐戎是一個很好的具有思想性植入的當下踐行者。
莫棄前賢鑄精神,古鎮正在書寫著新的篇章……
新市宣傳辦、文聯、沈銓研究會領導,新市書畫篆刻協會會長凌新華,新市攝影協會會長沈強,江南刺繡館館長曹軍等陪同出席了活動。
附:徐 戎 簡 介:
徐戎,號靜隱廬主 。著名藝術家,書畫評論家、鑒藏家,人文學者。浙江大學EDP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美麗鄉村經濟文化研究院顧問。20歲時皈依一代高僧、不倒單大師桂侖禪師,后皈依親近敏公上師。其書法作品極富禪意,格高骨清,意境高遠,真氣彌布,風格獨現。所作人物、山水、花鳥,自成天真,格調高古、禪意盎然。啟功、陳傳席等教授等對其都有較高的評價。自1996年始,陳傳席教授曾數次為徐戎撰寫評論文章發表,評價曰:“徐戎以意筆出之,意高而有法,漸入‘清空’一境,空靈神韻,頗具‘入禪出世’之感。貴在難得”。陳丹青先生曾對其作品評論甚高并題字贈言贈書數冊。2014年,徐戎被當前最權威的 “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為“AAC藝術中國年度報告之藝術家”。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