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崔虹,198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2004年深造于中國國家畫院,2006年清華美院繪畫系訪問學者。現為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女畫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國韻文華書畫院藝術委員、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美術師、京華女子十二畫坊藝術總監、中國西部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先后在美國、法國、泰國、馬耳他烏克蘭等國家和臺灣、香港等地區舉辦畫展,并多次參加中國文化部、外交部舉辦的各項提名展。其作品先后在中國美協主辦的多次展覽中獲獎,其中《山里紅》、《慶豐收》獲得銅獎、《好日子》等作品多次獲優秀獎。
作品《歡樂的火把節》被故宮博物院收藏、作品《春意》被烏克蘭國立美術學院收藏、作品《醉》被龐薰琹美術館收藏。作品《中美友誼長青》作為國禮贈送予美國總統奧巴馬。
由四川美術出版社、河北美術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等為其出版個人專輯十余種,國家重要刊物《美術》、《國畫家》、《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畫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香港《文匯報》皆作專版報道。2008年被評為《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畫家》。
我畫《天使的眼睛》,是看到全國各地戰“疫”的最前線,我們美麗的白衣天使毅然決然返回,逆行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生命拯救著生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抗疫一線的90后年輕可愛的女孩們,用芬芳的青春作戰,用無畏的愛國精神作擔當,成為中國抗疫戰線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堅守》 136X68cm 2020年作
女性視野中的“芳草地”崔虹的人物畫
徐恩存
生活是詩意的,這是我們時代的經典話語。然后,在女性藝術家眼中,生活不僅是詩意的,還是溫馨、和諧的。女性藝術家們出于天性,總是主觀地賦予生活中的女性以情懷的色彩,生活在她眼中是一片“芳草地”。這使得女性藝術家作品中的生活詩意,具有著某種獨特性。
女畫家崔虹筆下的現實生活及其詩意,展示的正是女性視野中的生活圖景—絢麗多彩的女性生命之詩。畫家筆下的女性,雖然有著濃郁的邊陲地域色彩,但是,畫家擷取自日常生活中的親切與樸實的情感氣息,乃是最引人注意的藝術特征。
在近年以唯美形式與人物形象的表現中,崔虹賦予畫面以裝飾性的手法,在自由想像與浪漫詩意中,營造出女性的情感世界。這個世界并不復雜,它由勞動、樸實構成的美感與詩意,由多姿多彩的女性美感構成生命的豐滿與激情。可以說,崔虹視野中的生活詩意,是源于樸素的形式、勞動的氣息、生活的親切、生命的活力而產生的,這使得她的作品獲得了全新的價值意義。
《春的芭蕾》 68×136cm 2020年作
因此,她的作品叩擊著審美者回歸自然、反樸歸真的心靈。而且,透過形式、語言的形象,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精神的憧憬、一種審美理想的定格、一種女性情懷的外化。
藝術畢竟不是生活本質,藝術區別生活之處,在于藝術有著獨特的形式意味、有著獨特的美視角與獨特的審美理想,而且它是內心世界的折射與外化。崔虹的作品,無一不體現出一種高于生活的、充滿理想化的情懷,她的每一幅作品,都以詩意的方式、詩意的氣息、詩意的感覺,繪制出誘人的精神“芳草地”。
并且,她以幸福的憧憬、勞動的美感和生命的詩意為內在主題,去解構作品。
作品因而在從客觀自然中、主觀把握中展示出了“芳草地”中的女性生命世界、情感世界、理想世界。
《收獲時節》120cm×170cm
為營造精神的“芳草地”,崔虹以自己一貫的細膩手法、裝飾形式、工筆重彩的技法、明朗清新的色彩以及主觀的空間結構,展示一種非經驗的、夢境幻覺式的意象關系,她強調的是邏輯性的人與物的關系。盡管如此,畫家仍然在畫面意象的組織中,體現出詩意的流動和內心對生活的詩意感受,把生命的形式與美感置于理想的境地之中。
崔虹的作品,溢著一種歡樂的精神,這種歡樂喻示的空間,在時代的腳步中,體現出的生命更加美麗。
《采光》176cm×93cm 2017年
質而不野真女子
——崔虹“人物畫”印象賞讀
對于崔虹的第一印象, 皆來自她對女性形象的認識。她筆下描繪的諸多女性都散發著一種美好純樸的性情。在認識的許多女畫家中,崔虹是我見過最有個性、才華橫溢、而又卓然不群的女畫家,在她的身上有著一種知識分子的修養與氣質。崔虹最早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她對美術的熱愛不同于其它畫家一樣從小就情有獨鐘,那時天真爛漫的崔虹從小的志愿是想成為一位能歌善舞的音樂家或是舞蹈家,因緣際會,她最終卻成了一個女畫家。
《出嫁》176cm×93cm 2017年
在崔虹看來,巴蜀文化綿長久遠,蜀中女子溫婉多姿,而又純樸至真,有著一種對萬事萬物的癡迷與崇敬之情,這給崔虹在人物畫創作中帶來了諸多的靈感與想法。崔虹一生崇尚自由,喜歡無所拘束的生活,她時常開著越野車翻越雪山高原、游遍名山大川、駐足風情小鎮,每到一處那里人們的熱情與好客,以及他們的善良樸實都給崔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自然的神秘夢幻與女孩的美貌質樸賦予了大地一種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這給崔虹帶來了獨特的生命體驗。藝術來自于大自然,來自于生活,這對藝術家來講是一個顛樸不滅的真理。崔虹正是憑借著自己對萬事萬物的洞悉與崇敬,對人物心理情感的細微覺察與捕獲,才有了那么多優秀的人物畫佳作。
《嫁衣》 136×68cm 2017年
崔虹受過諸多名家的點撥,后又入國家畫院劉大為高研班深造,人物畫功力日漸增進。崔虹在自己擅長工筆重彩的領域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濃烈的色彩語言、善良質樸的女性形象,豐富的現實環境,都傳達出了崔虹在人物畫創作中所體現出特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可以說崔虹在自己筆下流露出的民族情懷,使她的作品有了許多畫家少有的真性情、真質樸與真詩意。崔虹的性格其實是雙重性格,一方面她有著女性的端莊優雅、一方面又有著狂野恣意的自由意識,這樣的性格其實豐富了崔虹在人物畫創作中的精神面貌。
《雕塑家夫人》136×68cm 2016年
崔虹從小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資深的編輯,對崔虹的要求比較嚴格,由于受家庭文化氣息的熏陶,在很小的時候崔虹就通讀了大量的世界名著,這對她的人物畫影響很大,尤其是人物形象的刻畫均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崔虹是一個有著強烈理想主義情結的女畫家,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天真夢幻、無所拘束,其實這樣的性格對于從事藝術的人來講是極有天賦的,所以崔虹能走上畫家這條道路,其實也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西蜀姐妹》68×136cm
崔虹曾經歷過一次慘痛的車禍,但是憑借著她頑強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使她重塑生命的信心,從此以后她的畫越畫越好。崔虹的人物畫所表現的民族女性的形象,有著一種天真爛漫的詩性、與冰清玉潔的心性。在這一點上,她超越了一般畫家在人物畫中單一的語言表達與狹義的精神訴求。俗話說:“讀萬卷山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可貴的是崔虹完整的踐行了這樣的精神箴言,正因為如此,她的人物畫才能表達的出神入化。
《幸福的黃雨傘之四》176×93cm 2017年
一
崔虹的作品,主要以“少數民族女性形象”為創作題材,她早期創作的《情系大涼山》系列作品就是反映了四川西南地區涼山少數民族女性整體的生活面貌與精神面貌,這些作品構成了她對西南女性形象的深刻解讀與濃烈的詩化表達。崔虹的工筆重彩人物畫以飽滿充實、豐富多樣、細致精微的語言表達,賦予了畫面得天獨厚的藝術表現手法。譬如作品《憬》,表現的就是牧羊女孩坐在一小筐果子前,那種清澈的眼神,使畫面的格調馬上就提升起來了。
《幸福的黃雨傘之三》 176cm×93cm 2017年
崔虹對于表現女性人物的細膩與微妙變化有著嫻熟的經驗,除了獨特的民族風情之外,女性形象成了她畫面中表達最關鍵的部分。那些天真純情的少女、慈祥善良的少婦,在崔虹筆下有了一種詩化的向往與追尋。其實工筆畫要求造型能力要很強,這樣畫面的結構與空間、色彩、筆墨才能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說造型是人物畫藝術家最重要的技法,在涼山這個大背景下,崔虹對于自己所有的造型構建就有了相當成熟的立意,在崔虹的世界中是干凈的,是簡單的,她始終懷揣著一顆美好的心,去感觸這個世界,感觸涼山。
《醉金秋》193×108cm 2015年
崔虹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畫面豐富的色彩、濃郁的地方風情,帶有一定裝飾性的手法,豐富了人物內心美好的品性(樸素、善良、親切、勤勞、詩意)。這些美好的品質使作品獲得了很高的藝術表現能力,是一種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生命力的體現。其實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之所以崔虹這么“好色”,其實更多的源自她在成都蜀繡研究所從事美術設計工作的影響。提到“好色”,另一個作品特色就是“豐富”,為什么說她的作品豐富,其實有很多方面是能夠體現出來的,譬如從少數民族的服飾、勞動工具、豐收場景, 沒有長時間細致入微的觀察與親身體驗是做不到的。
《慶豐收》 180×160㎝ 1999年
她創作的《山里紅》中通過冷紅的色調與偏黃的點綴把女孩子的形象所充溢的莊重很好的表現出來,反映出女孩天真純樸的性格。她表現的女性人物不僅人好、人美,而且他們的內心世界并不復雜,所以觀看崔虹的這些作品總是有一種美的感受,因此我認為崔虹是畫西南少數民族女性形象最美的,透過這些作品,更能感受到這些女性人物傳達出的一種真善美的藝術境界。
崔虹曾先后三次到涼山采風,每間隔十年去一趟涼山,涼山巨大的變化給她帶來了很多的靈感與心靈的震撼,每一次到涼山都會給崔虹留下不一樣的感動,后來她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新涼山風情》組畫,就是反映現代化涼山的新變化,其中的青年女性人物有了新的變化,她們成為了新涼山最有代表的一群年輕女性,她們打著手機、玩著電腦,開著車、k著歌。在新建的描繪著民族圖案的新樓房里看著電視,都成了新涼山留給崔虹最深的印象。
《凝》136×68cm
二
崔虹除了涼山系列作品,近年來重點推薦的作品是《五十六個民族》,這是作者開著越野車歷時數年在中國遼闊的疆域訪遍各個少數民族,親身經歷,親自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作品集中反映出了各個少數民族少女不同的民族風情與和各自的美好形象。
崔虹每每回憶起自己到過的山寨、村落、藏鄉,都會激動的跟我們談起,那里的姑娘漂亮淳樸、能歌善舞,透過這些熱情洋溢的訴說,使我們更能感受到一個女畫家原始的快樂與激情。這一系列的少數民族女性人物畫,較之前色彩更豐富了,手法更嫻熟。這些少數民族有來自撒拉族、鄂倫春族、黎族、拉估族、塔吉克族、東鄉族、鄂溫克族、烏孜別克族、京族等等,無一例外表現的都是女性形象,他們雖然穿著各異(像撒拉族的少女,頭蓋黑色頭紗,衣裳為粉紅色,十分的漂亮;鄂倫春族身穿紫色服裝,矯健身姿手握弓箭等等),但是都能透過這些表象感受到美好的品性。崔虹在女性人物畫中所展示的永遠都是美好的事物。無論是環境、衣裝、少女的姿容,還是她們發自心底的質樸純凈,都有著永恒的精神魅力。
《水上云端》 176×186cm 2017年
在崔虹的女性世界中,所有的女性人物都打上了東方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點,這些特點在她的人物畫中顯露無疑。通過自己的努力,崔虹作品《憬》《好日子》《新裝》《春雪》《山里紅》《醉金秋》《夏夢》《慶豐收》等作品先后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各類重要展覽并獲獎,成績斐然。崔虹與其它畫家在表現女性人物方面不同,尤其是少數民族女性方面幾乎看不到她們沉重、落后、苦難的一面,更多的呈現出一種新女性的精神代表。崔虹的作品畫風嚴謹、畫面豐富、具有浪漫主義的意味。在表現女性人物方面得天獨厚,這是作者對少數民族長年的關注提煉的一個結果。《五十六個民族》系列作品可以說是作者多年探索少數民族與女性人物的一個大的里程碑。
《彩陶》135×68cm
三
崔虹現在已經開著越野車跑遍了全中國,最遠跑到了漠河北極村。接下來她又有了新的旅行和創作計劃,她要在生命剩下的時間里跑遍全世界,這種勇氣令人欽慕。2005年,崔虹去印度采風,讓她感受到印度的風土人情與女性的美好,不論他們在田野里勞作,還是依靠在門廊前,她們都身穿鮮亮的衣服神采奕奕,眼睛炯炯有神,這給用色彩來表現人物的崔虹一個難得的機會,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崔虹創作了許多的關于印度女性形象的人物畫作品。《昔日輝煌》《阿格拉春風》就是那個時期創作的重要作品。
《烏克蘭民間舞》68×136cm
2006年,崔虹又隨中國畫家代表團來到埃及,埃及古老的文化與藝術深深的震撼了崔虹的內心,埃及的一草一木,人與物都被賦予了一種色彩的語言,所有的一切在崔虹看來都是金燦燦的,都是鮮活的色彩世界。這些色彩令崔虹著迷,之后她創作了許多埃及的女性人物畫,在中艾建交50周年的畫展上,她的作品讓埃及朋友直呼,這描繪的是真正的埃及女人。
崔虹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了藝術的長度,近年她又去了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突尼斯,南非等國。回過頭來看崔虹的這些留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其實跟她一樣,內心里都充滿著對美好事物的追尋與期待。這些看似靜如芳花的女子,給人的印象都是一群質而不野的真女子。
《埃及系列-采》 68×136cm 2006年作
《吉祥謠》93×180cm
《春到山鄉》 93×180cm 2015年
《演出之前》 176×186cm 2017年作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