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四部美學作品接續推出,著名學者邱偉杰先生在普及美學研究領域成果卓著。2018年,首部著作《美的人》在四川文藝出版社剛剛面世就隨即引發轟動,得到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蒙、梁曉聲、徐則臣、麥家、張煒等眾多名家的交口贊譽。同時,該書也不負眾望,當年年底就登臨當當網、京東網暢銷書第一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熱議和關注。僅時隔一年,《味的人》和《漫畫美的人》同步問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資深翻譯家柳鳴九、《北京文學》主編楊曉升、著名學者野夫等為之盛贊不已。未及半年,邱偉杰的學術研究力作《普及美學原理》一書再度由四川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成為文藝界和美學界卓有影響的事件,風景靚麗。邱偉杰在美學領域精耕深耘、扎根筑基,現任北京美學分會會員,并任北京美學分會普及美學課題組組長。在多年美學實踐和學術研究累聚下,著力于藝術哲學研究以及普及美學學科的建構,成為當代東方美學的積極倡導者。

首倡“本來美”的東方美學的概念
對美學的認知,才是研究美學、實踐美學的基礎。通常認為,美學就是關于美的學問。但是,究竟什么是美的,我們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美,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邱偉杰從西方古希臘美學的誕生發展的源頭出發,到羅馬時期、文藝復興,一直梳理到近代以來現當代著名哲學家們對本來美的認知,讓大眾知曉原來個體意義上的美學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的。
談到本來美,邱偉杰在他的首部美學著述《美的人》一書中講道:“我寫《美的人》這樣一本書,是為了提出一個觀點:本來美?!边@實際上是回歸到人本身的自我發展上,而不是僅僅專注于概念的賦予。邱偉杰指出,由德國哲學家鮑姆加登提出的西方美學的最初本義Aesthetics實際上應該是“情感認知學”,該詞最早為希臘文名詞,有感覺或者感性認識的意義,指向的是區別于理性認知的感性認知,恰恰屬于“藝術哲學”的概念,與我們今天所應該談及的美學概念頗有差異。西方美學概念在清末傳入中國以后,并沒有一直沿襲西方“情感認知學”的脈絡,經由懷具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的學者王國維等人,結合東方傳統美學自有的內在特點,創意式地提出“境界”的論說,說明中國傳統美學自有自在的根基和基礎。因此,我們所認為的美學所涵蓋的內容,早就遠遠超出了情感認知的范疇,它是關于品質的學問,稱之為“品質學”似乎更為恰當。
邱偉杰認為,“本來美并不意味著本來就美,什么都無須再做了。本來美是一顆天賦的種子,種子需要澆灌培植,這就是美的成長?!保ā睹赖娜恕纷孕颍┟赖陌l展,將帶來品質的差別。人類需求的發展與需求對象的品質息息相關。需求的層次不同,顯示出人們品位和品級的不同。因此,美學是關于事物內在品質廣度、深度、細度的研究。 這也就是邱偉杰在《味的人》一書中所要表達的基本觀點,“滋味,趣味,體味”是味的三個層次?!?“味,滋味也,就是味道。我們吃肉咸,吃橙子甜,或是聞橙皮香,就是味道,這是味的第一層意思,質料層面的,即滋味。第二就是趣味,情趣,即人的審美傾向,也就是事物屬性層面。還有一層意思,是關于審美活動的,即體驗,體味。”(《味的人》自序)美不是庸俗和爛俗,《漫畫美的人》以《美的人》為藍本,以通俗而不庸俗的漫畫故事普及品質學,這才是當下對普及美學的闡發和光大。

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美學正是對品質的認識,在這方面,傳統中國美學早就有研究,這恰恰成為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美學自立自足的基礎所在。邱偉杰在《普及美學原理》一書中,不僅扼要梳理了中國傳統美學發展的源流脈絡,更從內在理路和外在表征上指出了中國美學發展過程中對品質的內在追求,這種追求恰恰是順應社會發展的正當秩序的表現。邱偉杰最終指出,人自身的發展才是廓清“美學大眾化”和“大眾美學化”的基礎根源所在,只有認同人人皆有本來美,并在回歸于此的基礎上進行美學探索,美學的發展才有真正的廣闊未來。意識到美不由時尚、文化、區域和消費主義決定,美是天人呼應的,美不是人為社會限定的,并且美是自由的,真正意義上的當代東方美學才能夠自立自足和發揚光大,才能夠展現璀璨的光芒。
首倡普及美學學科的構建
當下正值美學盛行、日漸普及發展的時代,也是亟需對美學在學理上細化、梳理和升級的時代,更是亟需構建本土的美學體系時代。因此,邱偉杰心心念念的是普及美學學科的構建,他目前任北京美學分會會員,并承擔了北京美學分會普及美學課題組組長一職,并一直著力于此。
2019年底北京美學年會上,邱偉杰先生作了《普及美學學科初探》的主題報告,引起了眾多與會學者的高度關注。邱偉杰認為,普及美學學科構建的提出正是基于普及美學自身發展的特質和兼容特性,也必然涉及諸多影響民眾本真性認識和適應客觀世界的相關聯學科,如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語言學等。他自己一直致力于普及美學相關聯學科的藍圖勾繪,試論普及美學門類藝術、普及美學經濟學、普及美學歷史學、普及美學社會學、普及美學語言學的學科綱要,冀圖通過多學科的共力、來完成民眾在適應和認識客觀世界時能“知行合一”,而直臻生命態度與社會實踐相生共長的自由生命天地。
一門社科人文學科的構建,離不開對原理、原著以及方法論等方面的探討。如今邱偉杰的四部著作已經面世,他所做的是如何在普及美學理論研究中精進深研,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普及美學,讓更多的人從個人的品味和品質提升出發,成為更美的人。普及美學學科的建設推進,必將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整體格局,形成聯動效應,也必將助推中國美學的整體發展。
首創美學經濟學概念
普及美學作為一門關注人類自身發展,注重自我提升的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這種特性集中體現在它與其他相近學科的兼容性上。因此,邱偉杰在從人類發展脈絡中,基于人性的自我發展的正向引導與經濟學的發展需求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美學經濟學”的概念。
邱偉杰在意識到普及美學的發展提升從根本上正是基于人自身的發展,源于本來美的認知和提升。普及美學正是關于在品質學的發展基礎上如何認知、傳播和應用美學的學科。對普及美學認知首先是建立在信息對稱的基礎之上的行為,信息的自由流通一方面是基于現代社會信息技術手段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人自我品質美學意識的覺醒。如此,人們才有更多機遇與愿力去感知美、接受美、欣賞美并應用美。因此,美學經濟學的應用和發展正是大勢所趨。
需求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最基本表征,人類有最基本的自然需求,表現為食欲、性欲、求生欲、追逐欲等。這些基本欲求構成了整個人類社會的底層需求基礎。品質與需求在互動發展過程中,對品質與需求的認知、深化相行并進?!笆忌?,其形必丑”,事物在產生之初,必然有缺陷。人們正是對其不斷認知的深化過程中日漸改進完善的,相應地帶來品質的提升。這正是邱偉杰在《味的人》一書中不斷強調和要求的。
同時,我們清楚地看到,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經濟交往基礎上的,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是人類的需求本能。無論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還是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基于早期資本主義發展對人類文明提出的新教倫理的精神探討,都不能真正解決當下的社會經濟發展問題。邱偉杰認為,需求具有社會性,需要體現明德向善的價值取向,快樂經濟學正是符合當下社會需求、符合未來發展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因此,以快樂為目標的需求與當下及未來的新經濟模式之間有一種天然聯系,它將在個性發展與整體發展中協調統一,整體上呈現一種健康的、美的價值取向??鞓吩瓌t下個性發展與社會整體發展協調并進。所謂快樂原則,就是滿足人類欲望的活動過程中,服從于大腦神經興奮需要而產生的精神快樂的追求。但是,我們今天提倡的快樂原則,是在物質生活已經豐富及個體自身已經成長下,建立在對欲望已經認知基礎上的快樂,與早期資本主義完全以粗鄙欲望為指歸的快樂迥然相異。
這是一種有別于西方資本主義的新經濟方式,或稱其為“東方美好生活主義”經濟方式。上承千年儒家學士的生活方式,今接現當代哲學的“人性解放”(而決非惡習泛濫),來補充AI智能時代下的“人無工作論”。這是有時代性又有未來前瞻性的經濟探索和倫理探索。在新的快樂原則下,就個人層面上講,已經可以實現個性化定制,實現個人對需求的新發展方向;在工業產業方面,信息產業化技術促進工業產業變革,工業4.0實現工業產業的獨特性定制;互聯網經濟實現了萬物互聯,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得以極大滿足;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以健康發展為宗旨,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人文經濟方面,通過倡導一種健康的文化導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豐富多元的人文產業經濟形態,實現個人與大眾的協調統一。
[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圖片轉載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所屬內容只代表原作者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和價值判斷,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檢索無法確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隨時聯系我們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刪除處理。謝謝!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聯系電話:15538520101),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謝謝您的配合和給予我們的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