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全國輕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山西太原舉行。梁佩陽大師榮獲輕工行業“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古往今來,文人雅士們都以擁有一方好硯臺而引以為豪。在中國四大名硯中,居于首位的當屬端州出產的端硯,不僅石質上乘,且造型獨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說起肇慶端硯,梁佩陽大師遠近聞名,作為端州梁氏端硯世家的傳人之一,梁大師自小隨父學藝,基本功自不必說。此外,梁大師更重視作品的創意性和觀賞性?,巧妙利用硯石的天然紋理進行設計,以求收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三顧茅廬》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作
榮獲第四屆中國文化藝術創意“金獎”)
(《雙龍》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梁佩陽作
榮獲國家級外觀專利及第六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金獎)
在梁大師的作品中,不乏許多中華傳統典故及各種文學形象,這與其博覽群書、文化底蘊深厚有很大的關聯,從唐詩宋詞到四大名著,從繪畫到書法,從文人趣事到神話傳說,梁大師將各種文學形象和傳統典故融入到創作中,更顯詩情畫意,也對弘揚傳統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從十幾歲開始推介端硯到如今仍然親自制硯,梁佩陽大師從事端硯制作幾十年來,初心未改,不斷進取。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肇慶市端硯事業貢獻獎”、肇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以及“中國收藏喜愛的硯雕藝術大師”到此次“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梁佩陽大師,用他勤勞的雙手雕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今,梁佩陽大師仍然投身制硯的第一線,從采石、開璞、運石、選料、構思、設計、雕刻、打磨、配盒等,大師都親歷親為、精心打造。
一方面要根據硯石的材質、形狀去粗存精;一方面要考慮題材、創意及雕刻手法等。雖制作時間長,但大師仍沉浸其中,不亦樂乎。
硯石本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所在,唯有時間的沉淀,精湛的技藝,方能不辜負這天賜好物,想必這就是藝術大師梁佩陽的職業素養以及深入骨子里的愛硯精神吧?。
梁佩陽,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文房四寶制硯藝術大師、第十屆肇慶市政協常委、肇慶市第八屆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4年獲肇慶市人民政府頒發的“肇慶市端硯事業貢獻獎”。
梁佩陽,1964年出生于廣東省肇慶市,擅長端硯制作技藝,是端州梁氏端硯世家的傳人之一。梁佩陽自小隨父學藝,秉承祖訓,在作品風格上,繼承了梁氏家族注重構圖、精雕細刻、形象豐滿、生動細膩的風格,并在此基礎上,更加重視作品的創意,充分利用硯石的天然紋理進行設計,以求收到天人合一的創作效果,使作品更具觀賞性。在作品題材上,梁佩陽在繼承家族最擅長的動物飛禽、龍鳳花鳥等題材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現代端硯的題材,把中華傳統典故及各種文學形象引入到創作中,并與現代山水硯有機結合起來,使傳統端硯從民間、民俗中走出來,更加有詩情畫意,更加有文學意味,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雕刻技法上,在繼承家族的淺刀、平刀等刀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深刀鏤雕等元素,使所雕物象更加豐滿,具有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與此同時,重視表現形式的創新,如對端石中的珍貴石眼,通過運用鏤空雕刻的手法,以石眼喻星月,用層層疊疊的云紋烘托而出,從而改變了傳統“筑眼柱”的單一手法,使作品更具可讀性和觀賞性,風格獨樹一幟。
梁佩陽從事端硯制作三十多年來,多項獨創技法受業界追捧,“雙龍”及“神龍含珠”兩方墨硯獲得國家級外觀專利,并有10多件作品獲得國家級金獎。代表作《雙龍》硯在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獲金獎。《錦繡山河欣欣向榮》硯被國家公安部收藏;數十方作品被省級領導作為出訪禮品。
責任編輯:wx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