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金曉海(曉海),古墨堂史主,浙江臨安人。1990年畢業于中國美院,國禮特供藝術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畫家、G2o峰會會晤廳背景畫作者。現為杭州蘭亭畫院院長,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會員、中國美術研究院研究員、新華網書畫頻道藝術顧問、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國際美術交流會理事、浙江省詩書畫之友社理事、一級美術師、教授。
金曉海藝術成就
1981年受教于中國美術學院花鳥畫大家陸抑非教授。
1989年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
1990年作品“秋夜”被中國美術學院收藏以作示范作品。在西泠印社成功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1995年作品“百叢墨蘭長卷”獲《書圣杯》國際銀獎,被海內外譽為當代蘭花才子。
1998年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中亨杯全國書畫大賽”,作品《秋艷》獲獎。
2002年參加中國美協舉辦的“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作品提名展”,作品《古宅春韻》獲獎。
2003年10月16日楊汝岱副主席親臨杭州蘭亭畫院視察。
2004年8月20日在北戴河美術館舉辦金曉海個人花鳥畫展。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出席開幕式并剪彩,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和政法委書記任建新等中央首長觀看畫展。
2005年10月作品“葫蘆”榮獲第八屆北京國際藝術展銀獎。
金曉海作品收藏機構收藏記錄
2003年9月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花鳥畫作品5幅(其中三幅懸掛于人民大會堂第一宴會廳)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收藏《古宅春韻》1幅
2004年9月中央軍委辦公廳八一大樓收藏《高風亮節、國色天香》2幅作品。
2005年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收藏《富貴常青》一幅(9125px×3000px)與10月1日國慶之日懸掛于天安門城樓上。
2005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收藏《牡丹.松樹.松菊》3幅,
2005年9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牡丹》一幅。(懸掛于人民大堂四樓國宴廳華北廳)。
2006年1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版納雨林》、《雍容華貴》兩幅(1097號)。
2006年8月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收藏《世界和平》。
2007年9月天安門管理委員會收藏《高風亮節》1幅(2007年10月1日懸掛于天安門城樓上)。
2010年9月國務院西山大樓收藏富貴常青(22500pxx10000px)。
2011年6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邀為中南海創作丈二匹、牡丹《富貴常青》毛竹《高風亮節》作品并收藏。
2012年七月應中共中央辦公廳之邀請為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在中南海創作國畫作品30于幅,并張掛其國畫《華貴常青》(10000pxx5450px)的巨幅作品,懸掛于中南海中辦第一宴會廳。
近幾年來,金曉海作品被編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人民大會堂珍藏書畫》集,作品《世界和平》建國六十周年《天安門珍藏書畫集》、《富貴長青》、《高風亮節》。
金曉海被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畫壇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十大名家》、《中國美術十大家》、(十大家有:劉文西、范曾、劉大為、金曉海、吳山明、何家英、賈又福、王明明、于志學、喻繼高等十人)、《德藝雙馨十大家》等。
作品編入《中國當代書畫卷》、《神州畫壇五大家》、《中國畫六大名家》、《經典風范》、《畫壇七賢》、《中國當代畫壇八大家》。
封面人物:《藝壇精英》、《當代名家》、《東方美術》、《中國藝術大家》等百余部大型畫冊中。
近期出版個人專集有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八開本)《金曉海作品精選》(不同時期有四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的《新浙派水墨》、天津楊柳青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叢書《金曉海墨竹作品精選》(4開本)、中國畫精品系列叢書《金曉海墨蘭作品集》(12開本)、中國畫技法《水墨蘭花畫法》教材(8開本)。《金曉海水墨竹子畫法》教材(8開本)。
(文/王伯敏)花鳥畫作為中國書畫藝術最能抒發情思的題材,一管筆,一池麝墨,讀書倦了或看山歸來,案頭展紙,便可以盡情揮發。畫家落筆,不必配以輕歌曼舞。更毋須銅琵鐵板,只要清茶一杯,自自然然,心身愉快,精神振作。宋元以來,多少文人墨戲其間,悠悠哉哉,自得其樂。而愛好者,也在寥寥幾筆之中得以暢神。歷代畫家中,有以折枝花卉寄以豪情壯心;也有以寫蘭竹以延年益壽者。宋之趙子固、鄭所南,元之雪窗和尚,明之文徽明,清之石濤、八大山人、李嬋、鄭板橋等,無不于寫蘭竹和花卉時吐胸中逸氣,在畫史上獨得玄門。
近現代花鳥畫家,人才輩出。如吳昌碩、陳半丁、潘天壽、李苦禪等大家,流傳作品,令人激賞。茲有金曉海君,曾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所畫蘭竹、花卉等作品自成風貌。金君出筆有抑有揚,用墨濃淡相宜,虛實互生,錯落有致。
在當代中國花鳥畫壇,金曉海無疑是很有實力的青年畫家之一,早在1990年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展中,他的一幅創新作品《秋夜》就被學院收藏,作為示范作品。1995年中國美協和臺灣省中國畫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書圣杯”國際書畫藝術大賽上,他的《百蘭圖》脫穎而出,獲得最高獎項——銀獎(金獎空缺),他本人亦被海內外譽為當代“蘭花才子”。曉海君現就任杭州蘭亭畫院院長、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南海紫光閣畫院院士等職,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畫展并屢屢獲獎,在技法上也日漸顯現出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
從明清至今中國繪畫史的發展進程來看,揚州畫派的形成和海上畫派的興起,意味著中國傳統繪畫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變化,也對浙派畫風形成一種推動作用,意味著傳統繪畫正在擺脫原有的歷史局限,隨著時代的變遷開始向新的審美意識所要求的方向逐步轉化。
金曉海置身于藝術變遷的時期,現在藝術在傳統的基礎上力求創新,這是歷史賦予當今每個藝術家的歷史責任。他根據自身條件,明智的選擇了順應歷史潮流需要且符合繪畫藝術發展規律的創新之路。
曉海君二十幾年來經過艱辛的藝術實踐,以其對藝術的悟性和勤奮努力,集傳統各家之長和現代藝術的精華,將個人審美理念、藝術追求和時代需求高度協調統一,“用古人于新意,以我法造天地”(陳蝶野語),終于創出一條既有深厚傳統精華又有時代新意的作品,既為專家認可又受時人喜愛的繪畫新路。
金曉海創作題材內容豐富,表現手法造型生動,特別是他善于把民族民間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和諧地結合起來,開拓性的創作出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魅力和審美意境的精品,且具有時代的藝術風采。
曉海君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藝術風格、有力地突破了傳統、保守、狹隘和僵化觀念的束縛。沖破了那種空虛沒落消極的審美情趣。如荷韻、芭蕉系列作品大膽地突破了傳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貌,給浙派畫壇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藝術風景線。
在創新方面,金曉海曾嘗試過很多路子。試看封面這幅《蕉下育雛圖》,用墨大膽,把中國寫意花鳥畫歷來大多都是以濃墨在前,淡墨襯后的畫法加以倒置,把淡墨寫在前面,接著后面潑以濃墨、再以層層漸變的方法向后襯托,直至淡到虛無飄渺為止,使畫面黑白對比強烈,而且達到自然和諧統一,為當代中國花鳥畫壇探索出一條新的更廣、更闊的寫意花鳥畫技法。他筆下的和諧、荷韻系列、芭蕉系列等作品都是采用他自身獨到的藝術語言來創作完成。
細看《油菜花開》斗方滿構圖,下方是濃濃的墨青葉子、中間是一片黃花、濃濃淡淡,一直延伸到無際的天邊,遠近透視合理,畫面簡潔大氣,這種來自農村的靈感經過畫家的藝術剪裁,飄著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豐收的喜悅。他筆下的《春城花開》、《紫氣東來》等系列作品都是采用與西畫焦點透視相結合的手法來創作完成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貌。
曾參加西部輝煌提名展的《古宅春韻》是畫家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的精心之作。具有典型的明清風格的雅室內,八仙桌上放著一卷古書,青花瓶內的一束牡丹嬌艷欲滴,透過窗欞,庭院內幾樹玉蘭競相怒放。全畫以水墨畫成,古色古香、內暗外明的光影效果,交織成一幅幽靜古雅而又生機勃勃的書香門第、文人雅士夢寐以求的精神家園。
曉海君為人謙和淡泊,勤于筆耕,而他的作品卻處處顯現出才氣和靈性。潘天壽說:畫家為人要老實,而畫畫不可以太老實,畫畫的時候應當出奇制勝,所思非夷。曉海君秉承潘老意境平日寬和老成,勤學苦練,而在創作的時候則意氣風發,隨心所欲。所以他的作品既法度嚴謹,又充滿靈氣,而且不時爆出新奇的亮光。假以時日,曉海君在藝術上的成就無可限量。
責任編輯:wx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