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濱海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際設計大賽現已落下帷幕,參賽者劉瑞的作品《 磨剪子,戧菜刀》榮獲此次大賽視覺設計類銅獎。 劉瑞先生畢業于廈門大學漳州校區,中國設計師協會會員,現為福建創強文化傳媒公司設計總監。曾榮獲大藝時代全國原創插畫設計大賽優秀獎、中國創意設計年鑒銀獎、包豪斯設計獎銅獎等。本次獲獎作品《磨剪子,戧菜刀》 主要概述了作者兒時的記憶,雖然許多傳統文件與手藝,現在都看不到了。同時運用系列作品的形式倡導保護華夏地區的傳統文化。 近日,大藝在線校園記者肖穎卉有幸采訪到劉瑞先生。肖穎卉就讀于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平面設計專業,是一名積極認真負責的校園記者。這次采訪描述了不少《磨剪子,戧菜刀》的作品創造中的故事,以及劉瑞先生對傳統文化保護的獨特見解。 Q:我看到您的參賽作品是《磨剪子,戧菜刀》,介紹說是您游歷臺灣之后有感而發創作的繪本,在這期間有發生什么與創作有關的小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劉瑞先生:我14年的時候在臺灣呆了半個月,發現臺灣的那邊的人文氣息非常好,傳統文化保留的也非常完整。有一次我在街邊問路,一位阿姨非常熱情的給我指路,結果被另一位阿姨聽到了,趕緊到我身邊說更近的路,到最后兩個人討論起來哪里更好走!還有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在臺灣保留的非常好,我覺得保留最好的就是儒家文化的‘禮’看到臺灣把華夏文明保存的那么好,回到家我就有感而發的創作出了這部繪本。 Q:通過您的作品我們了解到了現在很多已經消失不見的傳統手工藝,平時您很關注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嗎? 劉瑞先生:有的,有的。我非常關注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我覺得傳統文化的保護一定要從小教起,很多時候我們不珍惜眼前美好的傳統物質文化,直到丟失的那一刻或許很多人會后悔! Q:作品中以簡潔的語言,幽默的畫風向我們展示你小時候的故事,來倡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請問您對當代中華文化傳承方面有什么見地呢? 劉瑞先生:說白了就是教導,從小就要教起,先輩們留下的文化,我們可以在一定的基礎上再發展!而不是將它們破壞掉。日本這個國家,且不談它們國家的政治,就從文化方面來講他們保存的非常好,他們視中國傳統文化為瑰寶,很多大程度的發展了中國文化,比如:榫卯·景泰藍·茶藝等。所以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本國人更應該保護好! Q:您學習繪畫有多久了呢?當初怎么會走上藝術這條道路呢?什么樣的經歷造就了您今天的成績和性格?和大家的分享一下吧! 劉瑞先生:從小學起,應該有20多年了,最主要從小也喜歡畫畫,所以大學也讀了藝術設計,到現在結婚工作依然還在繼續我的畫作。藝術源于生活,所以很多作品與生活息息相關。其實學藝術的人都有一顆童心,想法也會很多,做出來的東西也會比較獨特。 當然繪畫生涯這20多年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去北京學畫畫,一畫就是三年,不夸張得說每天起早貪黑的畫畫,一畫就要畫十幾個小時,手有的時候也會磨破。有一次朋友來北京看我,我那天剛畫完水粉畫,渾身弄滿了顏料,她說我當時很像個油漆工人,這對于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我的性格很直,畢竟白羊座有點孩子氣,又有點沖動。 Q:看到你的簡介發現您參加很多大賽,相信優秀的作品背后少不了您平時的努力,平時有看些什么書籍嗎?或者其他方面的嗎? 劉瑞先生:其實我喜歡看動畫片,從小到大幾乎什么動畫都有看過。我平時一年要去一兩個的地方旅游,是比較遠的地方,我建議最好出去走走,不要老是宅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千奇百怪。能學到很多東西,對創作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Q:看到你的簡介發現您參加很多大賽,相信優秀的作品背后少不了您平時的努力,平時有看些什么書籍嗎?或者其他方面的嗎? 劉瑞先生:其實我喜歡看動畫片,從小到大幾乎什么動畫都有看過。我平時一年要去一兩個的地方旅游,是比較遠的地方,我建議最好出去走走,不要老是宅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千奇百怪。能學到很多東西,對創作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Q:想必很多讀者都想知道你平日里的一些生活,您平時除了繪畫還有什么興趣愛好嗎?對你的創作思路有什么幫助嗎? 劉瑞先生:我就兩個愛好,一個畫畫。另一個是健身,我覺得一個人不需要有太多的愛好,一兩個就足夠了,如果愛好很多,那樣就談不上愛好,只能說是啥都喜歡。畫畫我堅持20多年,健身我堅持了五六年,從大學就有健身的習慣,直到畢業到工作到結婚都在堅持每天下班后健身房鍛煉一兩個小時。畢竟現在無論做什么職業都要有個好身體啊。 Q:看您從廈門大學畢業,在校期間您是怎么學習和度過的,有什么經驗和建議可以給同樣在校學設計但方向還很迷茫的同學嗎? 劉瑞先生:在大學期間我的生活很充實,我也翹過課,晚歸,談戀愛,獻血,做志愿者,拿獎學金,獲各種賽事類的獎,當選學生干部等。幾乎學生該做的我都做了。唯一遺憾的是軍訓優秀學員我沒有拿到。 設計是個很廣的詞匯,里面涵蓋了:視覺傳達·工業設計·動畫設計·數字媒體設計·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室內設計等等。剛開始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去學哪門設計,其實答案很簡單,先問問自己喜歡哪方面的東西,不要亂聽別人的學這個不好就業,學那個前景不好!其實這些都是廢話,無論哪方面的設計只要你做的足夠好,總會有人要你。 反之,如果你只是沖著這個專業前景好你去學它,內心并不喜歡它,那樣你會很痛苦,因為它要伴隨你四年,甚至一輩子。 Q:您畢業于廈門大學,畢業后怎么又來到福州發展的呢? 劉瑞先生:想想現在畢業四五年了,一畢業我就來福州了,因為愛情,我的妻子和我是大學同班同學,到現在在一起快10年了。我是一個山東人,剛到福州很不適應,因為無論是文化人文氣息以及天氣我都不太適應,畢竟剛開開始嘛,不過我的適應力很強很快適應了福州的生活。 Q: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初步入社會,進入設計公司學習工作有什么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劉瑞先生:即將畢業或者剛畢業的同學會迷茫,其實很正常,都會迷茫,我記得我當時也有迷茫過,有種無家可歸的感覺。其實迷茫也是一種成長的過渡期。不要害怕,只有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總會看到希望。我最初工作也是一個小設計,后來成為了首席設計師到現在的設計總監。 說白了就是堅持,學會自學,真的到了社會幾乎沒人再教你了。除了你的父母就是你自己了。社會有它的殘酷也有它的美好,不要老是糾結于它不好的一面,或許它不好的一面可以促使你把它變好,從而制造利益。 Q:相信你的成功離不開你的努力,對于現在的工作與生活你還滿意嗎?對今后發展與創作有什么規劃嗎? 劉瑞先生:其實呢,我還沒成功。這個樣就成功的話,那我以后的路就不知道怎么走了。對于現在的生活與工作我還是覺得有很大發展的空間。如果找到合適的機會我會選擇創業,當然還是做自己喜歡的。 《磨剪子,戧菜刀》這本繪畫既是對傳統工藝的懷念,也是對傳統文化保護的宣揚。 非常感謝劉瑞先生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接受大藝在線校園記者的采訪。 -END- |
責任編輯:澤群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