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14-07-19 至 2014-08-19
展覽城市:河南 - 洛陽
展覽場館:博藝美術館
展覽作品:瀏覽作品 (22 幅)
主辦單位:
河南省黃河文化基金會
承辦單位:
博藝美術館 中國文化藝術網
參展藝術家:解金峰(河南)、寇衡(河南)、張國亮(河南)、劉辛寬(河南)、侯震(河南)、馬韶偉(遼寧)、王永芬(北京)、吳非(河南)、郭伊濱(北京)、王慶軍(廣西)、李百戰(陜西)、王曉銀(甘肅)、李一平(甘肅)、金長虹(甘肅)、楊殿生(黑龍江)、張發儉(甘肅)、李留海(河南)、盧野(新疆)、包少茂(甘肅)、張建京(河南)、李建設(河南)
展覽時間:2014年7月19日——2014年8月19日
展覽地點:博藝美術館: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21號院1號樓1樓(原725研究院院內)
聯系電話:400-666-0101
展覽介紹
絲綢之路作為一條貫穿歐亞非三個大陸板塊的貿易商業路線,促進了沿路各地經濟、文化、政治的交流與融合。這條影響地球大半文明進程的道路,雖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歲月洗禮之后早已失去了曾經的光輝,但對她的深入了解對當今開放、交流、融合的社會仍然意義深遠。在國內絲路沿線地市的積極爭取和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動之下,我國分布在河南、陜西、甘肅、新疆的22個遺產點列入中國絲綢之路首批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單,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將絲綢之路申遺文本提交給世界遺產中心,并與公元2014年6月22日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絲路申遺進入沖刺階段的今年4月份,為了給絲路申遺加油,為了宣傳絲路文化,洛陽絲綢之路與大運河經濟文化研究會啟動了《大美中國 錦繡絲路》絲路申遺主題美術創作活動。邀請了國內22位中美協國畫名家,以絲路申遺的22個申遺單位歷史記載、背后故事、傳記詩詞描繪等為元素分別揮毫潑墨。經過藝術家們歷時3個月時間的精心創作,22幅8尺斗方的精彩作品在博藝美術館開業之際進行展出。他們既有遺留到如今依然令人驚嘆的建筑,也有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還有絲路曾經的繁華與喧囂,當然也少不了那讓人黯然的蒼涼與荒蕪。